当前位置:

斩养老金改革“乱麻”只差一把“快刀”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编辑:司马清 2013-06-18 22:58:57
时刻新闻
—分享—
  养老金改革或将重启(6月18日《证券时报》)。我不知道是多少次听到类似消息了,反正耳朵已经结茧,但愿这一次不是“光打雷不下雨”。
  
  据悉,今次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改革内容涉及破除养老金双轨制、做实空账、提高养老金统筹层级与养老基金入市投资等多个方面。因为涉及各个阶层和全民利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然而,有复杂性并不一定等于不能改、推不动或改成一堆“乱麻”。应当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缺方向、理念、路径、技术,斩断“乱麻”,只差一把“快刀”。
  
  众所周知,养老金“双轨制”是公众反响最为强烈的最大不公,是改革首先需要攻坚克难的最大突破口。资料显示,目前机关事业单位4000万职工并不进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由财政供养直接发放退休金。2012年全国企业职工养老金平均1900元,而同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是其2倍到3倍,这一悬殊差距日益引起公众不满。据2006年原人事部财政部印发通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皆按其在职工资职务工资(岗位工资)和级别工资(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相形之下,城镇职工养老金占其退休前工资比例一路下滑,从最初58%已滑至如今的45%。双轨之间鸿沟如此之大且日益扩大,无论如何,这不符合收入公平。
  
  遗憾的是,养老金改革喊了多年,“双轨制”非但未破反而有弄出“多轨制”之嫌。原本只有机关事业、企业“双轨制”,现在却要变成机关、事业、企业等“三轨制”甚至“多轨制”。由此,改革由两方阻力变成三方阴力甚至多方阻力,试点推行遇到卡壳抵制实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早在2008年2月,高层就决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并明确“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并轨,建立职业年金弥补差额”改革路径。2011年7月,人社部发言人也曾表示,人社部正在起草专项职业年金办法,作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配套政策,然而如今办法仍未面世。而各试点省市态度暧昧,普遍未明确改革后养老金水平是否变化的预测和承诺,只笼统提及要建立职业年金,却缺乏具体细节和弥补措施,参与试点者“人人自危”消极回应,最终致使改革试点进展缓慢难以推进。
  
  改革不彻底下刀不狠也导致“愈改愈麻烦”。目前公务员养老仍沿用旧制,事业单位改革虽行至半程,其养老制度却乱象丛生。全国事业单位人员3000万人中,有约1000万人仍由传统财政供养始终未曾缴费。余约2000万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陆续参加社保制度改革,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制度,个人按照月工资8%开始缴费,进入城职保养老基金。然而当他们退休后,却仍按在职工资80%-90%水平领取退休金。这种只改前端不改后端的不彻底做法,形成“多输”局面。对事业单位人员而言,每月缴纳8%费用,意味其在职时收入下降;而这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只缴了少量的钱,却按照城镇职工两倍支取养老金,事实上又造成企业职工供养事业单位人员的后果,进一步损害养老基金财务平衡;对财政资金而言,虽短期内甩掉了事业单位退休金支付“包袱”,但当城职保基金收不抵支时仍需动用财政资金补足。
  
  养老金改革何以成为一堆“乱麻”,学界普遍认为是利益作祟作梗。也就是说,若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并入城职保“腰斩”其待遇,改革阻力过大则并不现实。而我不禁要问的是,就养老待遇公平正义而言,作为用税收养活机关事业人员的企业工人可以为改革大局先期牺牲利益,被纳税人税收养活的机关事业人员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就技术层面而言,企业工人改革时可以“一刀切”下岗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切一刀”,机关事业人员养老金改革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前不久,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公开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在一个总体的改革框架下来进行。其中包括机构分类、人事制度、工资分配、财政保障等多方面的配套措施。“对于这方面的改革,我们知道公众有很多的反映,我们一样也很着急,但我们这次一定要力争改革能够成功,不能做一个"夹生饭",半道又退回来了。”而我要说的是,斩养老金改革“乱麻”,不缺别的,只差一把釜底抽薪、壮土断腕的“快刀”。舍此,恐怕还是难遁纸上谈兵胎死腹中的周期宿命。
  
  文/陈庆贵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6/19/304607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