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企“近亲繁殖”是“萝卜招聘”规模化

来源:红网 作者:知风 编辑:夏熊飞 2014-05-27 00:06:36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大庆油田调整职工子女进入企业就业政策引发职工上访,这一事件使曾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子女顶替”制度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记者调查了解到,虽然这一制度在很多地方早已不复存在,但在一些大型国企,尤其是少数垄断型国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针对职工子女的“土”政策和倾斜办法。(5月26日《新京报》)
  
  由于大庆油田对持续多年的劳动用工和招聘政策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取消之前传说中的“包分配”,从而引发部分油田应届毕业生及家长聚集上访事件。媒体称“此事在社会上引发一片哗然。”
  
  其实,“哗然”和“聚集上访”一样,都是借了一个由头,把事情搞大,把一些原来影影绰绰的东西,拿到台面上来说。如果说类似于“子女顶替”制度的“包分配”,因大庆油田职工上访才进入公众视线而“引发一片哗然”,那么,接二连三的“萝卜招聘”,是不是已经让公众产生了视觉疲劳?实际上,国企“近亲繁殖”就是规模化的“萝卜招聘”。
  
  客观地说,大庆油田的职工上访,仅仅是把国企“近亲繁殖”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但它不应成为抨击国企“近亲繁殖”的靶子,更确切地说,当“萝卜招聘”还在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出现在公务员招聘中,利益“裙带”都能捆绑出“萝卜招聘”,直系亲属怎么会不发生“近亲联姻”?或许,大庆油田的“近亲繁殖”,可能在应对当时产业结构单一、地理位置偏远,外地的优秀人才不愿来的现实困境上,曾起到过积极作用,才得以有勇气上访讨说法。
  
  因此,无论是国企中存在的种种就业“内部优惠”,还是像大庆油田被认为的“包分配”,都是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下,权力自肥的“显性表现”。一方面由于体制改革前的历史原因,如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国有企业实行的“子女顶替”制度,已被人们视为一项特殊福利;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资源被垄断造成的分配不公,因此产生的阶层分化,以及在“潜规则”下的竞争环境,都让“投胎”显得比日后的努力重要得多,这样就让国企成为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而国企招聘中存在的“内部优惠”,甚至“包分配”,仅仅是攀援在血缘上的“近亲繁殖”,但这种现象所依赖的社会背景,却是权力寻租下的权力自肥。在各式各样的“萝卜招聘”中,虽然不一定有血缘关系,但一定存在着以权谋私或利益交换。每一个“量身定制”的“萝卜招聘”,都是一次权力间的“联姻”,或权力和金钱的勾肩搭背。如果以权力和社会阶层划分,这何尝不是广义上的“近亲繁殖”?
  
  虽然对国企招聘中存在的“内部优惠”或“包分配”,在制度上加以纠正是容易的,但当“萝卜招聘”的“潜规则”还是权力自肥的法宝时,国企“近亲繁殖”很可能演变为规模化的“萝卜招聘”。不仅如此,“子承父业”的“近亲繁殖”,可能比“萝卜招聘”更容易“量身定制”。鉴此,要真正改变国企的“近亲繁殖”,还有待于从个人价值观到社会竞争环境的改善;用体制改革砸碎一个个“铁饭碗”。不然,如何杜绝这种在错综复杂关系网下的“潜规则”,又遑论社会公平?
  
  文/知风

来源:红网

作者:知风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5/27/335998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