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项目有课题就是博导吗?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编辑:刘艳秋 2014-10-21 00:05:25
时刻新闻
—分享—

  “80后”正教授,“85后”博士生导师,“80后博导群”正在武汉地区高校崛起。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武汉地区高校现有“80后”博士生导师近50名,他们集中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部属高校,其中武汉大学人数最多,达33人。(10月20日新华网)
  
  那么年轻就成了博导,真是应了“有志不在年高”那句老话。但细想不对呀,“80后”成博士生导师,这怎么可能呢?算一算吧,大学毕业应该在22岁,硕士学制3年,博士学制3年(这还是往少处说的),这样一路算下来,博士毕业时30岁以前应该属于正常状态。如果工作以后再评上教授成为博导,少说也要熬到小四十。如此看来,武汉地区高校崛起的这批“85后”博士生导师,实在是高校神话了。
  
  不过,读完新闻我们才明白,人家说的博士不是我们说的博士,或者说此博士非彼博士。人家说的“80后博导群”,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有海外背景的,也就是洋博士,国产的土博士不在此列;二是带着科研项目来的,两手空空的不能享此“殊荣”。比如,消息举了几个“80后”博士生导师的例子。武大的邓鹤翔在美留学期间,先后在《科学》、《自然·化学》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三篇论文,钟波读攻博士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世界免疫学权威杂志《Immunity》上发表论文,当选武大学术之星。华科大的夏帆在出国深造时,先后师从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等等知名学者,在基于DNA设计的生物传感方面以及癌症早期检测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研究成果。基于这些成果,他们在很年轻时被高校聘为教授、博导,武大的邓鹤翔今年才29岁。
  
  据新闻介绍,以前要想当博导,必须是教授,甚至是论资排辈。现在只要有课题,经过考核,许多留学回来的副教授也破格当上博士生导师。高校正在打破条条框框,“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也为这些年轻学者全身心投入科研提供了平台。
  
  高校崛起“80后”博导群无疑是件好事情,但是,80后教授袭来也让人感到一丝不公。首先是这样一个年轻博导趋势,好像只青睐海归派,难免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之嫌。其次,有项目、有课题就是博导,以项目论英雄,似乎把博导当作一种奖赏给了从海外引进的博士,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唯项目是图的思想,完全是以项目取人、以课题取人,大有“有奶便是娘”的意味。
  
  总的说来,博导年轻一点不是坏事,但不是越年轻越好,更不必过分追求博导的低龄化。因为博导不单单是一个科研的问题,还有教学任务。一个人有科研能力,但未必能承担起教学任务,因此,有项目、有课题不能简单与博导划等号。引进海归科研人员,以其手头是否掌握科研资源作为博导的先决条件,这种一手交课题,一手得博导头衔的做法,不仅过于功利性,而且明显地是把博导当作一种奖赏或回报了。
  
  文/孙建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10/21/349760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