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领进门”,咋修行在个人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刘艳秋 2014-10-24 00:06:38
时刻新闻
—分享—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小时候背诵古诗文的经历,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觉得受用。受访者印象深刻的古诗词有,王之涣《登鹳雀楼》、李白《静夜思》、汉乐府《长歌行》、李绅《悯农》、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古文名篇有,陶渊明《桃花源记》、诸葛亮《出师表》、刘禹锡《陋室铭》、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等。(10月23日《中国青年报》)
  
  看到月亮就想起故乡,看见粮食就心疼农人,看见陋室就想起鸿儒和白丁,看见古楼就想起庙堂和江湖,古诗文就像思想的眼睛,引领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下至黄发垂髫,上至鹤发童颜,都能从嘴里蹦出古诗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可见其普及和渗透到生活的程度。超过七成受访者觉得背诵古诗文至今受用,更说明古为今用的古诗文至今还充满了活力。
  
  其实,古诗文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启蒙,就像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唐三百等读物,从古至今都是“童子功”,都是先背诵后解析。因画知名的范增就曾在一个诗词节目里当场背诵600多字的《长恨歌》,并认为日常创作受其影响,可见古诗文浸染成了下意识的思维方式。这也意味着,古诗文不能光会背诵,否则何必花费那么多时间精力,直接播放录音和视频能穷尽古诗文,干嘛清风不识字却乱翻书呢。
  
  因为,古诗文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大多属于经史子集中的“集”部,经、史、子三部也都能融会贯通,才能够理解传统中国的思潮流变,才能从《静夜思》、《出师表》等诗文中读出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审美的体验,才能让今人觉得受用。也就是说,古诗文“领进门”,咋修行在个人,要想做到古为今用,就不能止于入门了,还要了解更多的传统。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人向往的理想生活,也是古诗文体现的价值取向,既有普适的一面,可以取其精华,也有落后的一面,应当去其糟粕。但是,基于农业文明的古诗文,要想与基于工业和信息文明的现代人“合作”,也应该尝试以现代思维重新阐释它们的价值。例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除了原有的意思,还可以从生产消费角度来解读,也就是用大历史的观点看待古诗文,除了文化共同体,也要看到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异同,进而“疑义相与析”。
  
  无疑,今人还得背诵古诗文,但“童子功”需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不能随意增多,也不该人为减少,应有一定之数。另一点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端上来的古诗文,必须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否则背诵再多也味同嚼蜡,因为缺少文化和价值内涵,古诗文就跟不上时代了。
  
  文/赵查理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10/24/350136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