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破“回乡体”悲情需打造乡村新经济

来源:红网 作者:毕舸 编辑:夏熊飞 2016-02-18 00:03:17
时刻新闻
—分享—
  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各种“回乡体”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几乎都是哀怨故乡沦陷,农村凋零。中国城市化30余年,带来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诚如硬币的另一面,乡村发展的未来何在?空心化现象难道就是其所面临的悲情宿命?无数的农村人出走,去城市打工,难道一去不回头?而乡村与人们的亲情、文化与经济纽带就此永久断裂?
  
  这显然并不符合中国发展的长远利益,城市化绝不等于农村荒芜化。广大农村的诸多资源尚未充分优化利用,打破城乡二元化格局还需要更多改革组合拳。
  
  实际上,“互联网+”是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拐点。2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京签署结合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电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共同支持300余试点县(市、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发展农村电商(浙江在线2月17日报道)。
  
  国家部委与企业合作推动农村电商创业项目,其时代背景恰恰是当下中国全面推进“互联网+”的顶层设计,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民间活力共振,更指向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变革。
  
  新农村建设最欠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人才,尤其是长于农村、又经历了城市化锤炼的本土人才。
  
  然而,人才回流的前提是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而随着国家去年推动的全国宽带建设普惠化战略,等于加速铺就了电子商务的公路“村村通”。阿里巴巴等电商则在这两年中,不断推进着电子商务的“水电气”,无论是“村淘”网店的基点推广,还是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物流集约化建设,以及普惠金融体系提供给创业农民的小额贷款,都让乡村电子商务产业乃至“互联网+”有了初步框架。
  
  中国农村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随着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消费升级成为下一个十年的主导流行词汇。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在吃住行上都对于产品和服务有着更高的诉求。尤其是民以食为天,中国种植、养殖产业的相对滞后,是挑战也是机遇。农业升级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互联网+”对于农产品销售面临的四大障碍:规模化生产、体系化监控、信息化管理、渠道化流通,恰恰有着强大的外在升级助力。
  
  这也就要求,互联网企业的下乡,电子商务仅仅是第一步,未来,随着互联网普惠金融的覆盖面更广泛,会有更多的创业者实现“大农场梦”,实现粮油畜禽等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或养殖。而在此过程中,创业者只需要一台电脑,甚至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对农场的24小时实时监控,随时针对信息反馈进行管理。甚至通过大数据供给,对天气、土壤、水分、种植物或养殖畜禽的成长状况“一键在手、了然于心”。这在一些互联网农业模式中已经初见端倪。
  
  更进一步而言,创业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课堂,学习各种专业农业知识,通过社群构建,相互交流创业心得。通过移动端的“乡村专家和医生”服务,可以打破地理、空间限制,实现北京某个农业专家对创业者的点对点指导,对于各种农产品、家畜家禽种植养殖过程突发状况的紧急应对。
  
  在成品销售环节,创业者同样可以随时获取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种供需信息,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产销对接,再通过物流网快速发货到家,同时大大降低传统的物流成本,最终让消费者获得更加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也让绕开过多中间环节的农户获得更高收益。
  
  农村“互联网+”的想象空间无限,这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回乡创业。互联网的技术、资金成规模下乡,进城打工青年怀抱着梦想、技能和经验的人力资本集中返乡,以及政府在政策、财政等各方面的加大扶持和引导,共同构建起农村“互联网+”的良性生态。这也就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农村“互联网+”需要更多的政企合作、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协力推动。
  
  文/毕舸

来源:红网

作者:毕舸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2/18/391154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