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学生聚会不应只是“请客吃饭”

来源:红网 作者:杜建锋 编辑:夏熊飞 2016-03-05 00:03:25
时刻新闻
—分享—
  踏上离乡返校的列车,何凯才回过神儿:半年来,自己省吃俭用从生活费里攒下的钱一个假期就花光了,这1500元钱几乎都用于聚会支出。然而寒假的结束似乎并不意味着“聚会频繁期”的终结。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460位大学生发放问卷,29.31%的受访者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所有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3月4日《中国青年报》)
  
  聚会、吃饭、K歌……看到这一幕,真有点令人恍惚,莫非又是官员们的“饭局”。然而却不是,这只是大学校园同学间的频繁聚餐的真实场景。如今,大学里的各种聚会也搞得“像模像样”,实现了与社会酒桌文化的全面对接,吃饭、劝酒等令人目不暇接,频繁的饭局让人不堪其烦,在受访大学生中,69.2%的学生表示校园内的聚会活动受到“拼酒等社会风气或其他流行文化”的影响。看来,大学校园也非“世外桃源”,应酬文化真是无所不在啊。
  
  或许任何一种流行文化的背后,都对应着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心理。大学校园不是孤岛,大学生也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需要人脉,需要社交圈,需要和利益攸关方搞好关系,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世风浸染,大学生们耳闻目睹,自是无师自通,何况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有利益、有竞争、有感情,当然就会有形形色色的应酬。
  
  应当说,大学生通过聚餐来进行沟通交流实属正常。但是过多、过滥的聚会,不但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毕竟,大多数学生的聚餐费用仍然要靠家庭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不会是没有限度的。况且,费用都用在“请客吃饭”上,这种交流感情的方式是不是显得太单一?类似学术沙龙等不花钱的方式,是不是更值得提倡?
  
  大学校园毕竟是学习知识殿堂,学习才是大学生们的第一要务。所谓通过“请客吃饭”等应酬获得一定资源,培养社交能力,不过是对社会的错误认知。与其主动地“请客吃饭”,还不如改变交流方式,还不如静下心来,潜心学习,提高自己。而大学管理者也应当加大对学生引导力度,消除应酬聚餐的误区,让健康的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在大学生中间开花结果。
  
  文/杜建锋

来源:红网

作者:杜建锋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3/05/392516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