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群众办点事咋非得媒体“压阵”?

来源:红网 作者:徐甫祥 编辑:刘艳秋 2016-03-22 00:13:24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7日,和一起生活了20多年的张女士去领结婚证时,58岁的朱先生却因不识字没法填表犯了难。他说民政局要他回原籍开个“我是文盲”的证明,否则就办不了结婚证。不过,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却表示,应该是朱先生听岔了,“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可由工作人员代填,当事人签名或按手印都可以。(3月21日《华商报》)
  
  按说,是否识字并非婚姻登记的前置条件,若领证时填表犯难,请工作人员代笔便是。然而,面对不会填表、也不会签名的朱先生,当地婚姻登记处相关人员却半点帮忙的意思也没有,反而要朱先生回原籍开具“我是文盲”的证明,否则这证就没法办。而原籍派出所对此似不买账,一口回绝了这明显不在理的“苛求”。这就应了一句老话,神仙打仗、百姓遭殃。看来,朱先生又只好依然去延续那已过了20多年不领证的日子了。
  
  不过,“剧情”在媒体介入后瞬间出现了反转:同样还是那个目不识丁的朱先生,但当地婚姻登记处对此的态度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言“相关表格可由工作人员代填,当事人签名或按手印都可以”。当天下午,朱先生即领到了结婚证,并乐滋滋地向记者电话报喜。在朱先生看来,一点小麻烦不打紧,就算是好事多磨吧。
  
  然而,若无媒体“压阵”,这“好事”也不知会“多磨”到何时:如果在居住地及原籍之间折返跑数次后,要“证明”的不松口,出“证明”的不开口,那朱先生又该何去何从?莫非还要请某个权威教育机构现场考评,然后再由公证处公证不成?如此折腾下去,就算最后大功告成,为此弄得精疲力竭的朱先生,也只好气喘吁吁地去度蜜月了。
  
  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群众办事需靠媒体“压阵”的例子并不鲜见:就在3月18日,也是在西安,家住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建章路街办东贺村的张先生喜添新丁,但“准生证”却老是办不下来。原因在于,街道计生办坚持要在办证之前收回2008年发放的独生子女奖励金及相应罚金计6千元,而省卫计委早已明确表态,此奖励金“此前享受的不退还”。最终,也是媒体一经介入,街道计生办即立马同意张先生无条件前往补办。
  
  或许,这些窗口部门对此也可自辩为闻过则改,若果真如此,当然善莫大焉,但若对办事群众屡屡上演同样“剧目”,而后又整齐划一地在媒体曝光后“变脸”,那就只能称之为不入流的“演员”了。其实,这样的“情景剧”是完全没有理由上演的:譬如,如果不识字需要开“文盲”证明,那么,文化程度为小学、中学、大学、硕士乃至博士的群众,是否都要去开具各自的学历证明?若婚姻登记处再突发奇想,要朱先生再提供性别证明这类的东东,那朱先生的结婚证,还能办得成么?
  
  诚然,舆论监督是必要的,但非得舆论曝光才能纠偏,却实在不该成为窗口部门的常态。举例说吧,某些窗口部门之所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要么是规章不健全,要么是政风有问题。而往往媒体一出马,就能立竿见影解决问题,这并不是某些官员怕媒体,而是怕曝光在阳光之下。故要杜绝上述问题,不妨也受此启发,在修补制度漏洞、整顿机关作风的基础上,运行并完善阳光运作、且具自我纠偏能力的热线监管系统。一旦这个系统实现了高效运转,就能与无所不在的舆论监督相得益彰,共同监管包括窗口部门在内的政府机构运行,最大限度防止其偏离依法行政的轨道。
  
  若要让这个热线监管系统有效发力,则需与民众“互动”对接,而最佳的对接渠道,无疑是各地政府设立的监管热线。这个监管热线覆盖的范围,应囊括所有的窗口部门及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这个热线的号码,应如110、120一般为公众所熟知。更重要的是,这个监管热线,应确保常态与高效:譬如,接到反馈后,其处置速度、处置效率及处置效果,至少应该比肩110与120的水平。若真能如此,相信窗口部门的政风政纪将会有不小的改观,而尽管那时的媒体依然无处不在,也至多不过是协助监管“捡漏”,却不似现在这般大包大揽,而群众办事遇阻非得媒体“压阵”的现象,或许就不会再现了。
  
  文/徐甫祥

来源:红网

作者:徐甫祥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3/22/393936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