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校园景点化,怎能伤害大学开放的本义

来源:红网 作者:杜建锋 编辑:夏熊飞 2016-03-31 00:05:12
时刻新闻
—分享—
  层层叠叠的油菜花地里游人如织。一旁,保安刘盼(化名)正紧张地巡逻。几位“花枝招展”的大妈突然跳进油菜花地,挥舞着手中的丝巾,欢快地摆出POSE。“非要跳进去照迈?!快出来!”刘盼马上举起扩音器喊。“3月份油菜花开后,来学校的游客很多,但是不少市民跳进油菜花地照相、攀折树木等,对校园有些破坏。”刘盼无奈地对记者说。每年春天,四川美术学院成为不少市民踏青游玩的必选之地。然而,雕塑被损坏、花草被践踏,也让这所美丽的艺术院校“受伤”。(3月30日《重庆日报》)
  
  摘花踏草、攀折树木、损坏雕塑、干扰课堂,春天的四川美术学院迎来的不止是油菜花的盛开,还有万千游人以及随之而来的万千烦恼,四川美术学院为她的校园开放付出了代价。类似的例子绝不止是川美一家,武汉大学曾经短时间内涌进了20万人,直让樱花节成为“樱花劫”;而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的厦门大学自然也不能幸免,同样也在饱尝游客太多带来的痛苦。对于这样事情,大学生们抱怨,老师们无奈,校园“景点化”,学校摇身成了“公园”,严重伤害了其开放的本义。
  
  毫无疑问,相比普通景点,一些大学除了极具个性与特色的校园风光之外,还拥有独特而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丰厚的人文底蕴,比如,武汉大学除了樱花,还有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再比如厦大,被誉为山海花园,俏丽的芙蓉湖,深邃情人谷,无一不打动人心。游客自是心存向往,尤其是在草长莺飞之时,况且大学本身就具有公益属性,其经费来自纳税人。
  
  但是,与权利对应的是义务。大学毕竟大学,它本质上是一个关于知识的特殊学术教育机构,基本使命是管理、传播、运用和创造知识,而不是景点。以此而言,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师生学习的圣地。因此,大学校园开放的本义应当是展示其包容开放的胸怀,对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传播文明知识。简而言之,与普通景点不同,大学更要播撒文明的种子,以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所谓的校园美景不过是附带的含义。所以来到大学参观的游客不仅是个参观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学习者,在享受现代文明教育的同时,也有遵守现代文明的义务。
  
  而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恰恰是对大学开放本义的伤害,乱扔垃圾丢掉了文明素质,乱摇樱树摇落的不止是“樱花雨”,坐在雕塑上照相留下的不止是“永恒”,包容并不意味着纵容,开放并不意味随意伤害。因此,来到大学参观的每一位游客,除了把心思用到美景上之外,还应当怀着敬畏之心,学一学大学的精神,文明而包容。
  
  此时,大学的管理与引导显得至关重要,比如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志愿者、设置更多的指示牌进行引导服务等,用自己的氛围、环境去影响、改变参观者。同时,也应当理直气壮地将一些有不文明行为的游客拒之门外,采取诸如收取门票、预约等措施来限制分流,毕竟,校园不是景点,大学不是公园,大学师生理应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文/杜建锋

来源:红网

作者:杜建锋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3/31/394742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