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救命药缺药呼唤供给侧改革

来源:红网 作者:徐林生 编辑:艾伦 2016-05-03 15:51:11
时刻新闻
—分享—
  四川自贡的赵碧珍女士是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两个心脏瓣膜出了问题,一个需要更换,一个需要修补。不过,4月14日她入住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脏外科后,医生告诉她,因为缺少名为鱼精蛋白的药,手术没法进行。由于不知道何时才有救命药,她的心情越来越差。据记者了解,像赵碧珍一样等药做手术的病人,不在少数,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省人民医院都缺药。(5月3日新华网)
  
  据专家介绍,鱼精蛋白是心脏病人做体外循环手术时必需用的药品,根据体重不同,每个成年人每次手术要用6至8支药。然而,今年以来,“鱼精蛋白”缺货已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据媒体公开报道的资料显示,四川、浙江、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均缺货。为何“鱼精蛋白”会缺货?成都一家三甲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介绍,鱼精蛋白在国内有两家企业生产,几十年来维持同一售价,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企业方面生产药品的经济驱动力大大降低。
  
  救命药缺药,造成大批急需心脏手术的患者等药救命,在药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中国,令人颇感意外。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该救命药5年前也曾缺货,且引起媒体普遍关注,时至今日还在重复昨天的“糗事”。药价长期偏低或许是事实,但面对急需救命的患者,救命药意味着生命延续的希望,无药可救几乎是坐等死亡。政府有关方面面对这一状况,难道可以无动于衷?药厂难道可以拿患者的生命作为博弈的筹码,想生产就生产,不想生产就停产?
  
  救命药的生产、销售和定价,无非涉及卫计、发改、药监、物价等政府部门,以及药企和药商。在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是问题的今天,患者急需的救命药缺药,无药企愿意生产,无不昭示或是有关部门不作为,或是药企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对患者急需视而不见,对神圣的生命缺少必要的敬畏。直白地说,急救药缺药的背后,一定是有人缺心眼。
  
  自从中央部署供给侧改革以来,各地方、各行各业正在着力推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急救药生产,显然属于补短板的范畴,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给侧改革,其蕴含的经济思想其实挺朴素,即让买家(需求侧)能以合适的价格,买到他需要的东西;卖家(供给侧)可以适当的盈利水平,把东西卖给需要的对手方,达致供需平衡,这也是所有经济政策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救命药缺药,显然是供给侧出了问题,无法满足需求侧,造成供需失衡,与供给侧改革目标背道而驰。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也急需通过补短板的改革予以解决。
  
  文/徐林生

来源:红网

作者:徐林生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5/03/397485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