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夸张,也不是我哀叹,现代这个社会,物质极大的丰富了,很多人不差钱,然而,精神却越来越空虚了,具体表现在文明出现了倒退,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与理解,更缺乏文明与礼貌。
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最简单的礼仪,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以致于公交车上不让座,老人跌倒不愿扶、不敢扶,路见不平不是拔刀相助,而是拔腿就跑,如此等等。精神文明领域,可谓危机四伏,这种“传染病”比任何病毒都可怕,因为根治起来极其困难。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实施精准扶贫,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这无疑是弱势群体的福音。然而,我觉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活动,那就是亟待对国人进行精神“扶贫”,因为很多人就连文明礼貌这一课都没有补上,以至于礼让三先、友爱互助等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安徽师范大学为倡导文明新风,将使用文明用语与学生就餐巧妙结合,我以为很新鲜、很接地气。文明用语乃做人做事的底线,尊重他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而且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回报,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学校虽然需要补贴后勤经费的不足,但是得到的却是学生文明素质的整体提升,这笔账算下来肯定是划算的。
给学生就餐打对折,或许解决不了某些学生的物质匮乏,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精神“扶贫”,因此弥足珍贵,值得尝试。笔者以为,校方必须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只要持之以恒,有付出自然就会有回报,千万别昙花一现,搞成了花拳绣腿式的作秀。
文/李忠卿
来源:红网
作者:李忠卿
编辑:洪评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