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校本课程不是传承北京话的最好土壤

来源:红网 作者:杜建锋 编辑:易木 2016-06-02 00:10:25
时刻新闻
—分享—
  昨日上午,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同时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地方和城市版的《北京市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一)》(下称《报告》)。据了解,北京版报告将于9月正式出版发行,北京还将探索通过校本课程,保护和传承老北京话。(6月1日《新京报》)
  
  一口乡音,一份记忆,一份情感。古诗说得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对一个人而言,无论如何漂泊,无论现代文明如何洗礼,都难以摆脱少小时的乡音信息。但遗憾的是,现代文明飞速发展,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方言乡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土壤正变得越来越贫瘠,甚至连老北京话都受到了普通话的较大冲击,日渐式微,为保护和传承老北京话,相关方面想到了开设语言博物馆、校本课程等手段。
  
  想想也是,从北京人口构成方面看,真正的老北京人比例下降,“新北京人”越来越多,一口流利的京腔京调对于“新北京人”显得多少有点陌生。唱京剧,品国粹,听不懂老北京话似乎总是隔着一层意思。何况,老北京话本身还承载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无论从情感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加强乡土教育,加强地域文化的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
  
  就校本课程而言,因为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具有学校的自身特点,能够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所以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通过校本课程来保护和传承老北京话,理论上来说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但是,从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说,保护与传承北京话的最好土壤却不在学校。一则,方言乡音的式微,是社会发展的问题,比如城市化的急速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让故土乡音的空间越来越窄;二则,就课堂实施效果而言,未必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没有故土乡音的生活背景,即使学会了几个词汇,也不过是炫耀的资本,而缺乏实际的用途,更不用说成为维系人与人的情感纽带;三则,方言乡音的生命力在于特有的生产方式与文化方式,比如老北京叫卖,晚清和民国发展至鼎盛时期,五行八作积累了众多的叫卖调,但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对个体商贩的吸收和改造,老北京叫卖很快趋于绝迹。
  
  由此看来,方言乡音的保护比看得见的历史建筑、摸得着的工艺品要难得多。录音声像等手段可以留下资料,却挡不住“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结局,建立语言博物馆,却难抵“音渐不闻声渐消”的尴尬,开设课程进行考核,却陷入了“聊无一用”的悲怆现实。不是方言乡音已死,而是其赖以存在的土壤越来越贫瘠,而是故土家乡已全然不在原先的维度。
  
  方言乡音是情怀,是文化。保护方言乡音,实际就是保护特有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从早些年的“粤普之争”,就可以窥探到这样一个现象,经济越强盛,说方言乡音的人就越多,自豪感就越强。从中人们或许可以悟到,保护和传承北京话的最好土壤不是校本课程,而是在民间,而是在经济与文化上确立起说方言乡音的自豪感。
  
  文/杜建锋

来源:红网

作者:杜建锋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6/02/399883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