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再忆《围城》

来源:红网 作者:邵彤彤 编辑:夏熊飞 2016-06-13 00:07:25
时刻新闻
—分享—
  前不久,杨绛先生,一位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于北京逝世,顷刻间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哀悼。很多人们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媒体中缅怀这位德才兼备的老人,包括我自己。一直就很欣赏杨绛先生和钱锺书老人的品行和才学,之前读过他们的知名作品,《我们仨》和《围城》,感触颇多。先生的逝去,让我在缅怀这位钱锺书老人口中“最贤的妻和最才的女”的同时,又拿出了那部经典的《围城》。
  
  《围城》是一部以讽刺知识分子、婚姻以及人情世故为主题的小说,目的是力求刻画出当时某一空间某一群体的一部分人的人生面貌。理解“围城”这两个字,不能空泛地把他看作是婚姻的代名词,在某种层面上,它与西方现代主义所描写的人类的尴尬困境所采取的一些象征手法不谋而合。书中充满苦涩的笑,无奈的自我欺骗,这都是这部小说的成功所在。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所包围。钱锺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这部作品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有十数种不同的译文在各国出版。在美国,由于夏志清的推崇,不少人以钱锺书为题撰写博士论文和专著。法国的西蒙·莱斯曾说:“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予中国作家的话,只有钱锺书才能当之无愧。”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句话是毋庸置疑的。但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才构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围城”。他希望做个大人物,这样的性格,似乎就决定了他的一生。
  
  方鸿渐的第二圈“围城”就是给他带来多灾多难的假学位。方鸿渐到底是个知识分子,在买假文凭之前,他也问问良心,他为自己找了最好的借口:“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以他自己的口气,就是“说了谎话,还要讲良心。”说谎就说谎嘛,讲了良心这谎话就变得不伦不类了。既然讲良心,就干脆别买学位了。既然都不讲良心了,就干脆把学位发扬光大,何必害得自己当个副教授忍气吞声的,两头不着岸。
  
  方鸿渐一生的第三圈“围城”,我想没有人会反对,是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候的玩世态度。也许从第—圈“围城”建立时,就决定了会有第二圈、第三圈围城了。在那个到处是“小人物”的时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的。可是他还是希望做个大人物,买文凭时,希望自己能够光耀门楣;买了文凭,又觉得有损道德。很多的人都像方鸿渐—样,有那么一点的良心,有那么—点的虚荣。他们处处做小人,又不得处处提防小人。他们也知道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他们尝试去改变,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殊不知,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充满着进步与弊端,但是,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还是要用自己的才学和品行去努力影响我们的社会。
  
  文/邵彤彤

来源:红网

作者:邵彤彤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6/13/400607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