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曹林:评论是可以通过课堂教出来的

来源:红网 作者:曹林 编辑:易木 2016-08-03 20:47:5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7月22日-24日,新世纪第六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暨第十一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在湖南益阳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后备力量的培养。涂光晋、赵振宇、鄢烈山、曹林、杨耕身、陈庆贵、李思辉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高校教授、媒体评论员、评论作者齐聚一堂,为新闻评论后备力量的培养建言献策。以下为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在会上的发言:

(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 曹林)

  刚才魏老师提了一个建议说,坐等新闻反转的你们既冷漠又无耻,假如“你们”改成“我们”会更好,这样的话文章就会多一点自我反思,而不是站在道德高地抡着道德大棒批评别人, 会让别人觉得你有一种交流感,而不是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基调。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把别人当棍子,而把自己当成解决问题的人,然后在文体上让人感觉不到真诚。

  魏老师问到我的思想资源。说实话,作为一个评论员,我没有觉得我有一个明确的清晰的思想资源,因为一直以来,我看书都非常杂。没有清晰地感受到,我是受到西方的哲学影响,还是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或是受到其他什么哲学的影响。由于没有系统的经验,所以形成了一个缺陷,不像魏老师这么专注在某一个方面。这可能是以后我要努力的方向,要从专业方面、深度方面,尽可能有所积累。

  我刚才回答了魏老师的问题,然后我想就研讨会的主题再说几句。我觉得今天其他几个评委观点都一样,好像都怕得罪杨耕身。所以明显有问题的观点,也不去反驳他,我觉得,这不是我们评论界的、也不是红网研讨会的风格。在这个研讨会上,一般都是有错必撕的,我要撕一下了。

  有时候,学界跟业界分开开会也不是什么好事,分开开会大家能够说得比较充分一点,但是分开开了之后,就没法进行碰撞和交流。比如刚才耕身说的,评论不是教出来的,假如说现在高校评论教授坐在这里,肯定会反驳,因为你把他们说得好像一无是处。因为如果评论不是教出来,这位教授就是教评论的,我也是教评论的,那我们干吗呢?我们不是整天做一些无用功吗?

  刚才鄢老师也说了,评论不是教出来的,我认同,鄢烈山老师不是教出来的,杨耕身老师不是教出来的,童大焕不是教出来的,但是你不能否认,很多评论员是可以教出来的。我觉得优秀的评论员不是教出来的,但是评论教育能让你的评论符合评论文体的基本规范。当然,符合文体的规范,也可以通过几年摸索,在网上混也能够摸个基本的门道,但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缩短,可以通过两年、三年的专业的培训缩短在网上去摸索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逻辑,逻辑也是可以训练的。假如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这种训练,会缩短这些过程。

  评论教育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功能——激发。虽然每个人有天生的表达欲望,但是假如这个欲望不去激发,没有像红网这样的一种评论大赛去激发,它会成为一种永远得不到激发的潜能。我在北大教新闻评论,教了五年,今年新出了一本书,叫《北大熏出来的评论》,学生们的评论写得这么好,不是我教出来的,但是为什么我还有存在的价值,因为我在课堂创造了一个类似于社会舆论场的课堂舆论场。通过设置一些激发他们表达欲望的、表达潜能的话题,去鼓励他们表达。

  也就是说,还是可以教出来的,即使不是教他,但是评论员通过自己写好评论,好好说话,说人话,就是给那些年轻人,给那些小鲜肉,给那些后备人才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要好好说话,不要动不动去撕、贴个标签,动不动质疑他人的动机,否则这跟你所批判的有什么区别呢?好好说话,对于我们评论员来说,就是对于后备力量人才培养的一种最好的贡献。

  (本文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来源:红网

作者:曹林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8/03/405126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