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等第制”不应抱有过高期待

来源:红网 作者:杜建锋 编辑:易木 2016-08-27 00:08:38
时刻新闻
—分享—

  淡化分分计较,不培养“刷题机器”,记者25日从上海市教委获悉,新学期上海将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淡化具体分数,而以A、B、C、D或者“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来评价。(8月26日中国新闻网)

  从“重分数”转向“重素养”,淡化分分计较,“等第制”评价引起的变化可谓深刻。这一方面有助于引导人们走出对分数崇拜的误区,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无裨益,可以说“等第制”评价的出台自有其积极意义。然而,由此判定“等第制”将引起一场基础教育评价的革命,对其抱有过高期待,笔者以为为时尚早。

  一则,因为整个社会对分数的崇拜并未减退,比如高考状元宣传甚嚣尘上,高校对高分生源争夺愈加激烈,即使在基础教育领域,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小升初的竞争更是无比激烈,在此情形下,有几个家长可以不在乎分数的高低?所谓学校可以“不进行书面考试、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并不意味着家长不在意不在乎,毕竟上海“等第制”改革目前仅限于小学阶段,能起多大作用,有待观察。

  二则,从改革范围来看,“等第制”评价目前仅限于学生,而对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相应配套的评价体系并没有建立,“等第制”能否贯彻到底,让人心存疑问。如果评价教师的体系还是建立在“能否带出高分学生”的基础之上,如果教师的考核体系里仍然充斥着成绩,那么在实践中,表面上可以不进行书面考试,暗地里说不定老师们依然在成绩上较劲,毕竟目前评价教师的优劣,归根到底要看其带出了多少优秀学生。如果没有教师评价体系的相应变革,“等第制”恐怕多多少少有点空中楼阁的味道。

  三则,从“等第制”自身评价体系来看,其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果”三个维度展开,每个分项都有相应标准。也就是说“等第制”评价依然离不开分数,只是这个分数不似以前那么醒目,由明转暗,退居幕后而已,何况“优秀”与“良好”等级之间界限终究是分明的。比如,因一分之差,由“优秀”变为“良好”,分数的作用依然重要,只是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相应的措施作配套,任何单兵突进都很难开创出一片崭新天地。遗憾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笔者只是看到了“上海小学全面推行“等第制”的报道,却没有看到相应配套措施出台的消息,真不知这个“全面”是不是真的很“全面”。

  值此,很多人会以为笔者否定了“等第制”改革,其实不然,对于这样的改革笔者充满了期待,毕竟在整个社会分数崇拜的迷思中,能有这样的改革措施终究是一种进步,只是对此不应抱有过高期待,一出改革的大戏完美上演需要多种角色,有主角也要有配角,改革者的眼界不能仅限于学生。

  文/杜建锋

来源:红网

作者:杜建锋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8/27/407079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