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可乐鸡翅窥探新时代的“拿来主义”

来源:红网 作者:七江寒 编辑:夏熊飞 2016-12-07 00:03:37
时刻新闻
—分享—

  回想我最爱吃的菜,都离不开一个“肉”字,炸肉丸子、临朐全羊、腊肉炒面,现在想来也让人垂涎三尺。在初到济南的每一个夜晚里,自己总会走街串巷,寻觅能够挑逗味蕾的食物,正所谓“盘餐市远无兼味”,烤肉串、火锅店、绝味鸭脖,只要带一点肉,就是自己的可口菜肴。只是,妻子对我的这些“兼味”并无好感,时不时地“絮叨”一番其中害处,“只可远观”几乎成了这些食物的紧箍咒。不过,妻子在“絮叨”时,总会用“可乐鸡翅”来安慰我,而这道菜就是出自岳母之手,在妻子描绘的图景里,吃上一顿可是上等的荣耀。

  可乐与鸡翅,自然是由可乐和鸡翅一起烹制。话说发明于1886年的可口可乐,至今已有130年了,我想当时的发明者约翰·彭伯顿 肯定想不到,在后来的中国,可口可乐会从一种饮品变成中国人厨房里的一种“调料”,也更想不到会有“可乐鸡翅”这道菜。中国有八大菜系,“可乐鸡翅”作为一种自带“中外基因”的时髦菜品,却被归于鲁菜。而这来自一个“传说”。据说,在中国有道“焦糖色烧鸡”,山东济南的一家餐厅在做这道菜时,偶然把可乐打翻到锅中,发现可乐上色更方便,具有特殊的口感和迷人之香味,于是“可乐鸡翅”自此流传。而具体从济南哪家餐厅而来,却无从考证了。

  1979年,在中美建交之后的第三个星期,第一批可口可乐产品从香港经广州运到了北京。可口可乐再度返回了中国大陆市场。

  可乐作为一种碳酸饮料,自然有其不健康之处。经过科学家的多年研究,除了把可乐的秘方分解出来,还把可乐的害处进行了科学的论证。虽然“可乐”不及“鸦片”危害之大,不过长期饮用的确是没有丁点好处的。在岳母眼里,可口可乐是喝不得的,只有当成一种“调料”才具备可利用的价值。以至于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饮品,成了妻子孩童时代的禁忌,后来我偶尔买上一瓶,媳妇必会抿着嘴巴品味一番,自然也会感慨一下已经好久没有吃到的“可乐鸡翅”了。

  “每一年春节,妈妈总会做可乐鸡翅,到时候你可以多吃点”,这是妻子常常跟我念叨的一句话。将鸡翅上下两侧用刀横切,在滚烫的热水中淖一下,随后,锅里放少许植物油、八角、姜片、大葱炝锅,将鸡翅炒至金黄,倒入可乐、酱油、将可乐与酱油熬到成汁,一盘“可乐鸡翅”自然制成。甜中带咸,咸中带甜,香味入肉,爽滑嫩口,让人百吃不厌。

  有意思是,国外的可口可乐,与中国传统调味品酱油搭配,能烧制出可口的大众化菜肴,也是一件极大的幸事。一瓶可乐,一瓶酱油,若干块鸡翅,看似简单的做法,每个人手中做出来的味道却千差万别。查阅“可乐鸡翅”的烹制之法,竟高达二十七种之多,如此看来,我吃到的只是“可乐鸡翅”的其中一种。而这些做法,也正是由以岳母为代表的中国家庭“巧媳妇”发明烹制而成。“可乐鸡翅”可以说是国人智慧的小小“结晶”,以舶来之物,洋为中用,塑中国之品,共享于民。

  《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于1934年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看似不伦不类的菜肴,里面却大有“乾坤”。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曾经提出,“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以可乐鸡翅来窥探新时代的“拿来主义”,似乎我们已经做到鲁迅先生所希望的“拿来主义”。中国的文艺、制造、科技,从鲁迅先生撰写此文后的80多年来,变革之迅速,创新之大,既离开国人都“国粹”的守望,也离不开对国外“先进思想”的汲取而用。

  自可口可乐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再次登陆中国,到“可乐鸡翅”的横空出世,可以说这是中国时代变革之“缩影”,是中国开放发展之“印记”,也是中国“走出去”之参考。时下,“舶来之物”早已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拿来主义”也让国人发挥到极致。恰如“中国制造”,从“拿来”到“山寨”,再到“创新”,我想,以烹制“可乐鸡翅”之智慧,精心研制,我们的“中国造”必将迈开更大的脚步。创新,永远是社会发展,造福于民的“第一生产力”。时下,我们经常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如何自信?一盘“可乐鸡翅”,此之谓也。

  文/七江寒

来源:红网

作者:七江寒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2/07/41564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