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贪官当农民破产后自首背后的农业困境

来源:红网 作者:诸特立 编辑:夏熊飞 2017-01-17 00:04:53
时刻新闻
—分享—

  2017年1月12日下午,普洱市思茅区检察院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他不是别人,正是该院追捕了13年的涉贪犯罪嫌疑人管祥明。原来,2003年底,思茅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职务犯罪案件中发现,时任中国农业银行普洱市分行宁洱县支行行长的管祥明涉嫌受贿三十余万元人民币。案发后,思茅区检察院迅速组织干警前往调查,但管祥明已仓促潜逃。(1月16日 澎湃新闻网)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尽管是在潜逃13年之后,管祥明最终还是难逃恢恢法网。管祥明的辛酸逃亡经历以及最终的无奈自首,给所有的领导干部以及公职人员再次敲响了警钟:要时刻坚守清廉守法的底线,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红线千万碰不得。

  出逃的13年间,管祥明远离亲人、做苦工,辗转逃亡……和其他被捕的外逃贪官们一样,重演着潜逃贪官们的悲惨生活。这些当然都是他咎由自取,亦是罪有应得,不值得丁点同情。但新闻报道中的一处细节却颇值得玩味,管祥明出逃后,几经辗转,最后落脚在广东省电白县岭门镇清湖村,借钱租了七十多亩地种植玉米、芋头等,但到了最后,不仅钱没有赚到,还欠下数十万元的地租和化肥钱。

  管祥明化身“农民”后,可没有了之前行长的派头,“每到农忙时期,我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拿着手电筒到地里干活”,可见他这个农民还是做得相当敬业的。从其敢于借钱一口气租下七十多亩地的“大手笔”来看,管祥明也绝对不是毫无经验的种田外行。而且之前银行行长的任职经历,想必也能使他对农业生产的必要信息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总之,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好歹算得上个“新型农民”。

  可就是这样一个兢兢业业的“新型农民”,到了最后,不仅没赚到钱,还欠下数十万元的地租和化肥钱。可见在当下的中国,靠种地致富,依然是一件难度较高的小概率事件。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不愿返乡,也是有力的证明。贪官当农民破产后无奈选择自首,背后折射出的农业困境值得相关的职能部门深思。

  为何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聚焦,众多优惠政策的倾斜,农民、农村、农业却依然没有很好地走出困境?甚至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农村还有被不断掏空的趋势与危险。高层经常强调“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但是现在农业又面临如此窘迫的困境,着实令人担忧。此外,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关键在于农村地区的脱贫与小康。但仅仅依靠外部的输血,是很难彻底消除贫困的,关键是要激发农村、农业的内生活力,即如何依靠种地等农业生产,就能实现较高水平的创收。

  让顶层设计、文件政策的制定更接地气落实更有力,让对农民、农村、农业的扶持更加精准,多听听来自农村的声音、少些拍脑袋的决定,同时借鉴与引进其他国家培养农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先进做法与经验,或许才能助力中国的农业尽早走出困境。

  文/诸特立

来源:红网

作者:诸特立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1/17/419204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