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华新政引争议,不妨把答案留给时间

来源:红网 作者:魏显勇 编辑:林旻煜 2017-02-18 00:05:51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一篇名为《老外不用考试上清华?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清华新政让中国考生欲哭无泪》的帖子受到许多网友关注。事情起因是清华大学最近颁布的《2017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规定,从今年开始,所有具有申请资格的国际学生都可以向清华大学递交申请不用进行校方的笔试,而以往所有申请清华大学本科的国际学生都需要先参加4-5个科目的考试,然后再加试或者面试后录取。(2月17日 澎湃新闻网)

  老外不用考试上清华?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这些标题党营造下的国家对外国人的优待立即在民众间产生了极大的争议与怨言,想想作为我国的顶级学府,清华大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又无法进入的学术殿堂。而今,外国人不用考试就可以上清华,这显然是教育的不公平,更是营造出了一种崇洋媚外的观感,因此清华新政引起了不少民众的口诛笔伐。

  但是在言辞激烈的网络评论中,一些重要的事实被有意无意地曲解,甚至是忽视了。很明显的,比如招生简章中说到的“具备申请资格”却被曲解为“直通车”,“不用进行校方的笔试”亦被认定为是“不用考试”,这些都是引发民众心生不满的最主要原因。其实仔细想一下,这显然是不理性因素使然和情绪化归因的结果。

  申请是一回事,而被录取却又是另一回事,就拿我们的高考来讲,只要你的成绩达到所在地区的一本线,你都具备资格报考清华大学,但是能不能录取是另外一回事。另一方面,不用进行校方的笔试亦不代表着申请清华大学的国际生就不用参加考试了,他们也需要要达到国家语委的HSK汉语水平测试五级,这和国人申请出国留学必须考雅思、托福并没有任何区别,并且清华大学对通过申请的国际生还会采取面试环节,对待设计类、美术类专业的学生的还会现场采取素描、速写的测试,如果这些都不算做考试,显然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其实,清华对招收国际生的政策进行调整,也有其自身的需求。因为在当下的大学评价标准里,在校学生的国籍多样性都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一定的留学生比例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英美的很多大学,包括很多名校在内,也在为了提高排名和影响力而有意地调整了国际学生的比例,从哈佛剑桥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来看,他们的留学生比例都已超过20%,而清华大学的比例只有5.8%左右,而目前一个比较严峻的现实是中国的大学对国外留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及欧美。因此,减少科目的考试或许也是清华不得已而为之,清华大学对国际学生比例的调整,可能会带来排名和影响力的提升,然后促进更多更优秀的国际学生申请中国大学。

  清华新政引起了很多人的忧虑和不满,是由大众的不公平焦虑导致的。毕竟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难免有些有条件的家长为了让子女容易上国内名牌大学,会以“移民”的方法曲线上国内名牌大学,从而加剧国内教育的不公平。这就需要我国高校在招收国际生之时,让招生标准更加细化,更加注重公平。另外,对待清华新政,大众其实不要急着发泄不满与忧虑,不妨把答案交给时间,毕竟我们每一个国人也都希望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排名中有更多我国大学的身影。

  文/魏显勇

来源:红网

作者:魏显勇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2/18/421517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