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何必非要挤进孩子的朋友圈

来源:红网 作者:于海新 编辑:林旻煜 2017-02-19 00:04:56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的《都市快报》第五版整版刊登了一则《关少尘,我要与你“脱离父子关系”》的声明。实际上,声明脱离父子关系只是噱头,这则声明实则是一位父亲写给90后儿子的“表白信”,大意是觉得自己融不进去儿子的生活,朋友圈也被屏蔽了,觉得父子俩之间有了难以跨越的鸿沟,决定效仿儿子追星、打游戏、玩B站、看鬼畜,不再和儿子讲道,要和儿子称兄道弟,从此一起“胡闹”、闯荡江湖云云。(2月18日 中国新闻网)

  “做你兄弟,不疯不活”,如此苦心孤诣真是难为了这位做父亲的。他憧憬着可以与儿子一起闯天下,一起面对所有的坎坷与欢乐,一起上天入地,一起疯狂到底,但却忽略了孩子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过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虽然其心可悯、其情可鉴,但有句话怎么讲,不是你的圈子还是别硬挤了,何必尴尬了孩子,委屈了自己。

  信中提到了儿子在朋友圈屏蔽了他,相信这句话戳中了不少为人父母者的痛点。一道无形的墙把父母隔在了孩子的朋友圈外,墙内的人玩的风生水起,墙外的人却苦恼不已,倒让我想起一首词,“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父母的“多情”,总是被孩子的“无情”所恼,为何本是亲近之心,偏生了疏远之意?有个身边的例子或许可以解释。

  笔者的一位同事只有一个女儿,上心得紧。话说这位同事临近退休却玩起了智能手机,遇到问题便来请教,一来二去,我的耳朵根子也变得不清净起来:“你帮姐分析分析,她发这条朋友圈是不是恋爱了”“你看看她朋友圈这张聚会照片,不会喝酒了吧,我得打电话问问”,最疯狂的一次是,她自作主张给她女儿报名了一个“寻找最美女孩”的比赛,于是开始了各种拉票,单位的同事有微信的都被她加了微信,没有微信的被她央求着开了微信,最后建了一个拉票群,把所有同事、朋友、亲戚,连带她女儿的同学都拽进群里,每天在群里一遍遍地提醒人们投票、转发,过度的热情让女儿遭受了某位同学的非议,最后她女儿和她大吵一架,跑到同学家住了好几天。

  虽然不是所有为人父母者都像我这位同事般,但之所以孩子加了父母的微信却把他们屏蔽在朋友圈外,大多是因为觉得受到了干扰。笔者朋友圈从未屏蔽过父母和公婆,朋友圈里,我可以自由表达对丈夫的爱意、控诉对儿子的无奈,宣泄工作中的委屈,无须遮掩。他们也可以毫无负担地表达喜怒哀愁,无须隐藏。因为我们各自安好,从不过多干涉。难道就说我们不是“父慈子孝”,关系就不亲密了吗?

  有一则西方的寓言,后来被人们称为刺猬效应: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如此。越亲密、越稳定、容错性越高的关系,越考验一个人的修行。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界限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做的是明确界限,彼此尊重,何必要跳进孩子的生活里指手画脚?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主体,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选择,与他执手相看茫茫人间红尘泪的不是父母,与他天马行空扬鞭绝尘走千里的也不是父母,这是他的生活,谁都左右不了。无论摆在他前面的是鲜花满地还是荆棘遍野,这都是他的路,都得用他自己的双脚去走。

  反过来说,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在我们的那个圈子里,同样不希望别人打扰。难道每个父母要放弃自己的生活,拔光所有的刺守在孩子身边?做父母,就是一场智慧和心胸的远行。既要在孩子年幼时给予无尽的亲密与照顾,还要学会在孩子长大之后得体地退出。孩子大了,我们与其硬要挤进他们的朋友圈,倒不如体面退场,潇洒转身,转而追求自己的生活,多给彼此一点空间又有什么不好?

  文/于海新

来源:红网

作者:于海新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2/19/42156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