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圣洁与罪愆——读尤·奈斯博《雪人》

来源:红网 作者:黄帅 编辑:林旻煜 2017-03-09 00:02:04
时刻新闻
—分享—

  提到雪人,很多人回想起儿时的动画片《雪孩子》,雪人牺牲自己来灭火的故事令无数少年潸然泪下。英国作家雷蒙·布力格写过一个名为《雪人》的故事,美好的记忆、温情的画面、纯真的快乐是它的基调,虽然要面对雪人终将融化的伤感,但大概没有人会把雪人和恐怖、邪恶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北欧犯罪小说天王、挪威著名作家尤·奈斯博笔下,雪人被置换成死亡、罪恶的象征,成为犯罪现场的线索。奈斯博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部《雪人》是奈斯博系列犯罪小说里的一本,是“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最新作品。初雪的夜晚,小男孩从噩梦中醒来,惊觉妈妈不见踪影,院子里凭空出现一个不知是谁堆起的雪人。他当圣诞礼物送给妈妈的粉色围巾,就围在雪人的脖子上,一排由黑色卵石组成的眼睛和嘴巴在月光下闪烁,雪人凝视着屋子,仿佛在微笑……在小说里每次凶杀案发生时,雪人都会出现在恐怖的现场,让哈利警探倍感迷惑。

  “初雪即将降临,届时他将再现。冰雪融化之时,他将带走另一人。你自应问:谁堆了雪人?谁会堆雪人?”当这些文字出现在匿名的纸片上时,哈利警探陷入了一场又一场惊悚的迷局里,在扑朔迷离的情节的步步推进下,哈利警探身边的每个人似乎都值得怀疑,但又无法尽快找到凶手,这让他十分烦闷。哈利警探的烦恼还不止这些,与前女友复杂的关系、上司的刁难、频繁的噩梦、狂躁的脾气……这些都在困扰、纠缠着它,与整个案件的发展啮合在一起。透过奈斯博精妙的叙述,这些细节要言不烦,其真实性和细致性令读者大呼过瘾。

  要讲好悬疑故事,尤其是要写好犯罪小说,会塑造氛围显然是最重要的,奈斯博在这点上毫不逊色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前辈。雪人之所以恐怖,在于它在特定环境下吻合了“恐怖谷”理论,这种似人非人的、静止的、玩偶式的东西令不少人恐惧,就像马戏团的小丑也经常出现在恐怖悬疑故事里,这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奈斯博深谙此道,并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每次有人被害,雪人都会出现,而雪人也成为哈利警探追踪案件的线索。比如,在第二部结尾哈利发现冰箱藏尸的时候,设置了一个恐怖的镜头:被害人鼻骨被挖掉,凶手把红萝卜贴在上面,“雪人已然完成”。这种细节的真实、细致,只有一流的小说家才会处理,那些平庸的叙述者则容易囫囵吞枣式地将所谓的“恐怖”呈现出来,而不会深究其中门道。

  奈斯博塑造氛围的另一个方法是大量的性爱叙述。小说开篇就是一场激情的性爱描写,这样的叙述在书中频频出现,这或许和这些北欧作家的率性脾气和奔腾的情欲书写惯性有关,但也是出于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每当哈利警探侦查陷入困局的时候,情欲的迸发或许是他纾解难题、寻求思路的一个转换时刻,这就让奈斯博的书写得以不跌入赘余的深渊。另一方面,奈斯博也采用了一些比较常规的叙述技法,比如首尾呼应、层层推进等。小说开篇写大雪纷落而下,在一片茫茫雪景中开始了恐怖的故事,而小说也在飘扬的雪花里落下帷幕,正如作家詹姆斯·艾尔罗伊所说,它“如雪一般深不可测,如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一般明亮而抽象,带来了高度冲突和独特的文学体验”。

  文/黄帅

来源:红网

作者:黄帅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3/09/423308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