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重戾气面前,我们呼唤优雅从容

来源:红网 作者:谢浮名 编辑:林旻煜 2017-03-13 00:02:47
时刻新闻
—分享—

  仅仅因为宠物狗被轧死,一个年仅21岁的年轻人,就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将小区里的一家三口灭门。这就是最近曝光的安徽芜湖市保安周少华制造的灭门惨案。(3月12日《北京青年报》)

  如此暴戾,叫人恐惧得寒毛倒竖,惊起一身鸡皮疙瘩。如果说,涉及国仇家恨,不共戴天,互相斗殴而一时失手,还可以理解。可是,周少华灭门,不过是因为一条宠物狗!

  我们忧心忡忡的是,这绝不是个案。我们这个时代,戾气之重,异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反目,邻里寻仇,并不鲜见,至于路人间动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事,更是屡见不鲜。总之,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平时里唯唯诺诺的“顺民”,瞬间可能成为穷凶极恶的“暴民”;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转眼可能成为刽子手。在这个以温良恭俭让著称于世的礼仪之邦里,是什么让世界上最平和、从容的人们变得戾气重重?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在这个急遽转型的社会,旧的道德体系里那些足以让民众平和从容的因子遭遇剧烈分解,新的价值体系还来不及构建,戾气是很容易发酵的。因此,当务之急,一方面,我们要下决心去维护那些塑造了平和从容的国民性格的文化经典、道德教条,一方面,则亟需与时俱进,创立新时代的价值体系,建立人和人、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让它们融入国民的血液,成为国民行为的指针。

  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以文化人,甚至视之为国家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宋代苏轼在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时,有一句名言:“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深浅,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不在乎富与贫”。也正因为如此,在古代官员的认知里,“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才是治理的最高境界。考察一个官员、一届政府的政绩,不能光看增长了多少GDP,更要看人们是否安居乐业,国民是否气度从容。这就需要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陶铸国民性格上,灌注文明素养,从而培养优雅气质,远离暴戾恣睢。一句话,就是以文化人,让人们摆脱野蛮,成为真正的现代人。

  文/谢浮名

来源:红网

作者:谢浮名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3/13/42362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