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否让学生也参与教材争议的讨论?

来源:红网 作者:寇军 编辑:林旻煜 2017-03-24 00:17:41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爱迪生救妈妈》被指内容杜撰一事引发争议。关于这篇课文,社会上有人曾对其中某些细节提出疑问,人教社专门听取了有关专家意见,大家对此持不同看法。针对近日的争议,目前正在征求更多专家意见。但在新版教材中,不再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3月23日《光明日报》)

  另外一只靴子终于掉下来了,引发争议的《爱迪生救妈妈》故事之类的文章从此要退出教材。话又说回来,学过了《爱迪生救妈妈》故事的学生,到底会不会因此被“贻误终生”,可能没那么严重。可见,教材不过是启蒙者学习的读物之一,其中即使存在某些瑕疵,终将会被个人知识体系中的另外部分所消解。

  当然,如果可以编出体系结构合理、内容选材精当的教材来,肯定是学生之福,也是教材编写者的责任所在。然而,“金无足赤”,编写教材难免存在思虑不周之处,如何来面对这些问题,进而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形成一整套由多方参与的机制,恐怕才是教材编写和使用需要更为强调的一个原则。为了维持教材的权威性,具有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专家学者们是重要的“把关人”,同时不要把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排除在外,两相结合,教材里的争议势必会大大减少。

  问题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们角色何在呢?虽然学生们的心智可能还够不上“批判”教材内容的程度,但是,他们毕竟也有发声的权利,更何况“小孩子”的言无不尽、童言无忌,有时候根本不用专业性的“火眼金睛”,单凭一颗质朴的童心就可以戳穿皇帝新装的虚幻,这难道不正是说明学生天马行空的观察力也有值得关注的珍贵价值吗?

  再者,《爱迪生救妈妈》之类的故事会被弃用,主要原因是社会上日益成熟的批判性思维发挥了作用,教材编写者没有固执己见,虚心接受了质疑,很好地体现了“不唯书、不唯上”的理性态度。假如能让学生了解争议的过程,甚至让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岂不是更能展现出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给予学生一定的参与空间,宽容地看待学生的“奇谈怪论”,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增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动力,这恰恰是回归教育根本的教育活动。

  教材不是一句话顶一万句的“红宝书”,出现争议点不要紧,如何处理争议的态度和方式,才是至关重要的关键。不用担心学生无法正确把握教材中的争议,害怕学生知道了争议会引起思想上的混乱,只要教师以及关心学生成长的社会力量,能够坦诚地表达意见,彼此之间既能针锋相对,又能各抒己见,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加上老师的有效引导,自然而然会获得更加全面的认知。实在没有必要把教材中的争议捂着盖着,学生能上一堂处理争议、解决问题的“大课”,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学习经历。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况且对于有争议的教材,又怎么能让学生无所知晓其中争议的所以然呢?不如放开来让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地跑一跑,把教材中曾经出现的争议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就此别过那个聪明可爱的小爱迪生吧。

  文/寇军

来源:红网

作者:寇军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3/24/424720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