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世界读书日 让我们好好读书

来源:红网 作者:刘垠杉 编辑:夏熊飞 2017-04-22 00:04:45
时刻新闻
—分享—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都会引发人们关于读书的思考。读书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待读书,如何提高读书质量?思考这些有关读书的时代话题,也许能够使我们对读书产生更透彻的认识和更纯粹的敬仰。

  当下,我国正在向读书大国迈进,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量为7.68本。但是,在读书中盛行的实用主义却是我们的一个明显短板。很多人读书出于考学、考证、评职称等目的,在本就有限的图书阅读量中,没有利害关系、纯粹出于自愿和兴趣的读书更少。这一点在很多书店的销售统计中便能够得到反映,教材、考试辅导书和工具书往往占据销售的主流,文学、历史、艺术以及综合社科类书籍的销售量却相形见绌。抱怨读书无用的人虽然少了,但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很多人对读书意义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有人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多地在于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余秋雨曾说过,文学和艺术最好成为你的素养,而不是你的职业。我们即便不是作家,也应当受到书籍的陶冶,这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也是社会赋予公民的时代责任。

  据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高达66.1%。手机阅读的兴起使我们摆脱了纸张的束缚,一些带有朗读功能的手机APP还使读书和听书合二为一,让读书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但是,手机阅读在普及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人在社交网络里过于看重读书量的排名,醉心于每天读了多少页、几天看完一本书等数字形式的成果,用读书的数量反映读书的质量。这不仅陷入了为读书而读书的错误逻辑,也容易给读书这一本应深邃平静的思想活动带来浮躁情绪。读书的收获主要取决于深度阅读引发的思考,这和读得多少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地读了很多书,也不一定比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品味一本书收获多,更何况读书带给我们的精神收获本就难以用数学的方式进行量化比较。当下,倡导读书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读书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此,我们更应注意不要把读书的数量当作攀比的指标,不要将其作为评价读书收获的标准。

  除了深度,完整度也是我们在读书中所应积极追求的。只言片语的阅读往往导致断章取义,把书从头读到尾,才能完整地体会作者的思维逻辑,才能更透彻地领悟书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特别是对于中长篇小说、人物传记等具有较强整体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的书籍,完整的阅读才能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满足感。因此,我们在读书时要拿出跑马拉松的精神,摒弃浮躁之气,不可因贪快而寻求所谓的捷径,不可因一时无趣而打退堂鼓,要耐着性子仔细读,真正把一本书的精神营养消化好。

  一个人的思想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阅读水平。因为书籍的陪伴,我们的精神不会孤单,因为自由而高质量的阅读,我们享受知识和智慧带来的欢愉。现在,2017年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让我们再一次倡导好好读书。

  文/刘垠杉

来源:红网

作者:刘垠杉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4/22/427339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