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谁会是下一个范雨素?

来源:红网 作者:梁煖 编辑:夏熊飞 2017-04-28 00:11:26
时刻新闻
—分享—

  每次面对刷屏的10万+,我始终觉得不可尽信。互联网生态之下,裹挟了太多复杂的东西,而我们距事物本身的面貌,可远可近,但还是保持一种距离感为好。不过,《我是范雨素》一文迅速占据了朋友圈,成刷屏之势。文章标题足够吸引人,一个“是”字,不亢不卑,没有“我叫xxx”的怯懦,也没有如“我是路人甲”般淹没在人群中。带着自我介绍的意味,简洁有力,纵使是千万人中的一员,依然是独立鲜活的生命个体,给人感觉美好并且闪耀。

  范雨素的故事文本发酵至今,范本人已不胜其烦,据报道,她已经躲进大山不见任何媒体。这里不说媒介伦理与围猎,只说叙事文本。文章出现的节点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焦虑、嗷嗷待哺,而它刚好一一符合。说它是“打工文学”的式微也好,编辑刻意为之的氛围也罢,无所谓执着于是否“廉价的感动”,文章文笔、文学性或许不够深刻,不管潮水的方向往何处去,其实大多数人看到、并且需要的也只是这样韧性活着的姿态,一如小说《活着》里的福贵,又如深夜电台里主播娓娓道来的温暖嗓音,让人知道在世界的旮旮旯旯中,有人正努力在生活中开出一朵花来。

  小人物有力量,生活是一门学问。罗曼·罗兰也说过,世间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楚生活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范雨素在文中金句频出,也特别提到母亲在艰苦岁月中对她的影响。“人不死,债不烂,没什么好怕的,好好地活下去。”“少数不会打工的人,怎么活下去?没有当权者愿意想这些,没有人愿意想灵魂。神州大地的每个旮旮旯旯都是这样,都认命了。”“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这些话很朴素,阅读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伟大的女性力量,更细腻也更有说服力,是一种像“最穷不过乞丐,不死终会出头”的声音,柔软却有担当的民间智慧。传奇故事,无需仰望史家手笔。源于市井,既认命又不信命,我们都需要,不是吗?

  木心说,贫穷是一种浪漫。一片赞美声中,《人民日报》评论范雨素事件,是范以文学为武器对抗存在的荒芜,我倒是觉得关注打工诗人的纪录片《我的诗篇》开头一段话,在这里可以完美诠释范雨素的文章动人的原因:“它是当代活的中国、真的中国,体现在文字里的中国。中国工人,真正的生存经验……有形式,有生命的完整。”

  我并不担心范雨素引起的话题会使沉默的人更加沉默,进而造成学者眼里的“底层者”更加失语。就像去年的杨箕村拆迁,百年基业与初来乍到两者间的对决,其背后都是奋斗的场域,也可看出“盛世蝼蚁”的热切与无奈。这样的关注只会更多,不会变少,至少如范雨素“跳出农门”一类的理想与阶层固化等内容仍是刚需,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一位老师提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确实需要大树般光芒耀眼的存在,同时也需要微小生物的滋养,成为城市活力的来源。小苗慢慢吸收阳光雨露,也有成为大树的一天。不得不说,这样的深远立意,在范雨素们的笔下做到了。

  文字之外,影像之下,乡土中国仍在,生活继续。央视的春节回家系列公益广告在每一年的影像中都试图对农民工问题做出努力回应,但是看起来除了人文关怀之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同样姓范的范立欣导演的纪录片《归途列车》用了三年的时间,去展现一家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生活,主人公张昌华的命运,是中国一亿三千万打工者的缩影,或徐徐开动、或疾驶而过的列车则是承载农民工命运的一个符号。所以,我不禁猜想,在这样一个什么都可能的时代里,谁会是下一个在舆论场得到诸多关注、诸多担忧的范雨素呢?

  文/梁煖

来源:红网

作者:梁煖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4/28/427858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