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京物语》:车轮碾过静静的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张军昱 编辑:夏熊飞 2017-06-16 00:03:35
时刻新闻
—分享—

  东京,物语。

  我第一次看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如车轮碾过忧伤的、静静的生活,随着那一声火车鸣笛,到最后,我忍不住哭了。

  没有什么大的情节故事。有的只是,真实的生活。或者,小津安二郎根本就不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拍摄这部作品,他只是记录,记录下年迈的父母和已经成年的子女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笠智众饰演的平山周吉,就是这样一个老头儿,不知道怎么,让我一下子想到自己的父亲。他有自己的判断,虽然他对儿女们的行为总是一副“啊,这样啊?挺好的”的口气,无论自己的子女做的有多么让他不满意,他也总不会在脸上表示出来。他的眼神,他一副笑对生活无奈的样子,他的生活磨砺出来的随和,一切并不妨碍他对生活作出自己的判断。虽然他并没有表达出对自己子女敷衍的不满,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判断,当最后,他把老伴的遗物交给自己寡居的儿媳妇纪子,他说:“好奇怪啊,自己亲生的孩子竟然还不如一个外人孝顺……”那一刻,我理解了天下的父母。那一刻,你该懂得,谁对自己好,老人心里都一清二楚,老人嘴里不说,并不代表他们心里没有自己的判断。

  平山周吉和自己的老伴儿平山富子老两口自己住在广岛,在某一个夏天,他们决定去东京看望自己的几个子女。结果到了东京,已经成家立业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对老人却并没有尽心去照顾。说好的游玩,被子女们以种种的借口,一次次推迟。即便是最后到热海游玩,虽然是儿子和女儿一起凑的钱,但何尝不是子女们在把老人以这样一种体面的形式向外推卸责任?反而是已经寡居的儿媳妇纪子,倒是真心实意照顾了一双老人在东京的日子。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了生活的影子,甚至,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们,是不是对父母也有这样的敷衍?还没结婚的小女儿京子,在母亲的葬礼之后,听到纪子为兄弟姐姐做出的解释,问道:“难道有一天你也会变成那样?” 纪子答道:“是啊,有可能。” 小女儿继续说道:“是吗?生活太令人失望了。” 二儿媳仍旧笑着:“是啊。是这样的。”

  1953年拍摄出来的影片,还是黑白的色调。二战之后的背景,更为这部黑白片子平添了一种更深厚的忧伤。

  老头儿平山周吉一直带着自己的老伴儿。那一刻也让我想起自己的父母。这一生,老两口也便这么过了。絮絮叨叨的对话,听了,会让人为生活流泪。在老伴儿不行了的时候,平山周吉喃喃地说着:“这就不行了吗?”葬礼之后,他的儿女们,又开始聚餐,一家人这个时候才像是一家人的样子,真是电影对生活的讽刺,也是生活对一个个卑微而琐屑活着的个体人的碾压。

  不能不提,大女儿这个角色。父母到了,嫌弃父母碍事;父亲喝多了,拿枕头去甩父亲;葬礼之后,说出了“我觉得要是咱父亲先死在母亲前头会更好些……”这样冷漠的话。在她眼里,父亲死了,她还可以把母亲接到东京,可以让母亲去美容店帮她干活儿;葬礼之后,她就以纪念的名义伸手索要母亲的遗物;在父亲还沉浸在悲伤之中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快乐地进餐。我想,以导演小津安二郎的角度,他可能并不是在批判大女儿的嘴脸,他只是在真实地记录。生活里,大女儿这样的人太多太多,虽不为恶,但也并不为善。生活,早已经让他们迷失了最善良的东西。批判他们,于生活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老人也会谈论自己的几个子女。母亲说,大女儿小时候很亲切呢,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父亲说,是啊是啊,大儿子小时候好像更亲切呢,只不过也变了。不过,好歹他们还算不错。

  听到这样的对话,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

  1953年的这部日本片子,到现在看,仍旧有它普遍的人性意义。寡居八年之久,纪子和老父亲在葬礼之后的对话,掩面而泣的恐怕不仅仅是暴露了自己内心苦闷的善良的纪子小姐。黑白的片子,琐碎的生活,影片在平静的叙事之下,一次次击中我的泪点。

  看,东京可真大。

  这个城市这么大,一不小心走散了,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了。

  老人在东京的这段对话,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生活。一辈子就这么长,过去也便过去了。

  火车鸣叫着驶过广岛的农村,像是碾过平静和悲伤的生活。影片落幕,内心深处,已然被泪水打湿。因为,你真的会想到自己的父母,也会想到自己。

  文/张军昱

来源:红网

作者:张军昱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6/16/432538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