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学校”何时不再是人生的命门

来源:红网 作者:肖明君 编辑:王俞 2017-06-27 00:09:25
时刻新闻
—分享—

  北京高考分数近日公布,北京二中熊轩昂同学以690分的成绩获得文科最高分。他称,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现在的高分生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6月26日《法制晚报》)

  现实正如熊轩昂所说,高考选拔之下,优等生源越来越多地产生于大城市,越来越多地出现于中产家庭。其实,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趋势,而是一个早就被证明的定律式存在。“寒门出贵子”从来就是一个稀缺现象,寒门里偶而飞出一两只金凤凰,用来励志还可以,但对于更多寒门子弟而言,在求学一途上难以寸进,或者说只能是“寸进”,难以跳跃式生长,这是一个大面积的现象级存在。

  当然,家长们尽量可以叮嘱孩子“别认命”,整个社会也可以一口咬定个人努力的意义不过时,但是在城乡升学图景巨大的比例反差面前,我们只能认识到,只有为数不多的农村孩子可以有机会与同龄的城里孩子坐在一起喝咖啡。这就是定律的现实,比例的冰冷。

  只不过,这个现实,现在由北京城文科高考第一名嘴里说出来,顿时有了眼光柔和俯视众生的温暖。比起狡辩和较真,来自“赢者”一方的正面承认总会弥漫出谦抑的美好,这种眼界胸怀的博大,是不是与高分挂钩?优秀是不是也在气度上同样占据了制高点?这会不会让一众家长更坚定了对子女进行优质化培养的信念……这么多设问,总会把人引回到一个绕不开的常识:优秀有时候真是需要烧钱的,一个文化和教育设施完备的城市,是优秀不可或缺的依托,这是无论如何强调“资源平衡”,都难以短期找平的主客观差距。

  如果资源实在不能平衡,每个家庭实在难以实现支付能力对称,那么求学机会的开放就必须成为一个必选动作,让好学校不再是横亘于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道悬索桥,让更多人,尤其是农村孩子同样拥有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好学校”不能绕开它们,更不应成为卡住他们人生的命门。

  一方面,资源密集“高精尖”的好学校,不应该被“好学生”垄断,它应该是全社会的,应该惠及更多人的梦想,理应让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有所欠缺的农村生源,在高等教育阶段有得以被“回填”的机会。这方面的探索空间,可以是开放优质高校的大学课堂、图书馆、数字系统,让其成为一定渠道内的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投入上少一些“三六九等”,应该向更多大学进行人才和硬件输入方面的倾斜,尤其当下,“打造全球有影响力大学”不应该与适应国内大多数大学生教育需求和梦想实现的需求相背离。既然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迈向普及,那么,“好大学”也应该成为多数高校追求卓越的必须。就像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德国职业教育,既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又与市场企业严密对接;就像美国除了耳熟能详的名牌大学,也有品质丝毫不输名校的个性化女子学院和专业学院,这样的高等教育才是成熟的。

  惟其如此,高考才不再是恐怖的独木桥,“好大学”才不再是仅供高分人群通吃的奢侈品,好的就业机会也才不再是农村孩子因一步错失从而遥不可及的橄榄枝。好学校,从而也不再是掌控成败荣辱,一生所系的人生命门。

  文/肖明君

来源:红网

作者:肖明君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6/27/433651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