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过度赞扬匿名做好事有害

来源:红网 作者:曾德凤 编辑:夏熊飞 2017-07-17 00:02:53
时刻新闻
—分享—

  社会中有一类特殊的现象,就是匿名做好事。这里说的匿名,主要是讲有意匿名,而不是那种被动的匿名,如做好事时,包括做好事的对象在内的现场所有人,都没有顾及问一问做好事者的姓名、单位等。做好事者做了好事后默默地离去。

  对匿名做好事的行为,我们的媒体似乎特别感兴趣,记者一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四处打探。原因是这样有悬念的新闻,最能吊起受众的胃口,博得更多的眼球。对于媒体而言,在这个各类媒体激烈竞争的年代,博得的眼球越多,就会生活得越滋润,反之,则有可能度日艰难。

  我们看一件事儿的好坏,不能从某个利益群体的角度出发,而应该看它对整个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过度赞扬匿名做好事,对社会来说是有害的。其一:在做好事者中人为地立了一个道德标杆,把匿名做好事者高高地刻在了标杆上。这种行为经大大小小的媒体争先恐后地无限放大,好像到处都是匿名做好事者。这使许多做好事原本感到十分幸福的人,因为没有匿名而感到与匿名者比矮了一截,做好事带来的幸福感大打折扣。这不利于做好事的风气盛行,也即不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其二:许多普通百姓,做好事原本就是为了博个好名声,既然做好事还要讲究匿名,那原本有的那点兴趣,进一步被压抑了,做好事的人群会大大缩水。

  以上讲的是过度赞扬匿名做好事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但就匿名做好事本身来说,则不宜过多地说三道四。这里面情况比较复杂。对前面已说过的被动地匿名做好事者,我们没有任何指责的理由。对那些因为确实不愿出名被打搅一类的匿名做好事者,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人在法律的框架下有选择行为方式的自由。我们盲目地指责他们,那是不人性的表现,与现代人文精神背道而驰。

  而媒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这些匿名做好事者进行起哄式报道,就是对社会不负责任了。比较好的处理方式,便是在报道上淡化匿名意识,浓墨重彩于做好事本身。譬如寻找匿名者的过程,宜一笔带过,而不是津津乐道娓娓道来。

  还有一种现象,须说一说,不说,就是没有把这事儿整个儿说透,那就是不排除有可能有极个别匿名做好事者,有点小心机。他们深知,匿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媒体就更不用说了,恨不得匿名做好事者躲到天涯海角,经历九曲十八弯后再找出来才够爽。这样,他们做好事的名声会被媒体及人们的口口传播而放大成千上万倍,类似于经济学家所说的效益最大化。为了不聪明反被聪明误,这类匿名做好事者,会卖一个或几个看似不经意的破绽,以便媒体记者顺藤摸瓜最后把他们逮住。他们才不会做得天衣无缝,像秦始皇一样,至今还挖掘不出来。

  文/曾德凤

来源:红网

作者:曾德凤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7/17/436019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