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暑期海外“游学”游而不学怎么破?

来源:红网 作者:姚村社 编辑:夏熊飞 2017-08-17 00:03:36
时刻新闻
—分享—

  进入暑期,海外游学广告再次占据了各大旅游网站的抢眼位置。一些热门欧美国家游学线路,虽然价格普遍在三四万元左右,但都早已售罄。记者调查发现,海外游学已经达到百亿级市场规模,但动辄数万元的游学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近年来,海外游学市场爆发式增长。”新东方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主任刘婷说,2006年她刚接手新东方国际游学业务时,客户只有100多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每年2万人的规模。(8月15日 人民网)

  游学寓学于游、寓教于乐,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也可以算是一种放松的学习方式。学生们通过接触美丽的山河、接触丰富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近些年来海外游学项目呈爆发式增长,其中价格高达一二万元的境外“修学游”颇受中高端消费者的追捧。据了解,今年出境“修学游”的路线,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以澳大利亚为例,行程多为十余天,旅行社的报价从1.68万元到2万元不等。但媒体调查发现,这一市场普遍存在游学内容监管不足、项目良莠不齐、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一方面,“学”与“游”的功能错位,一些游学产品明显“游”大于“学”,部分教育机构打着“游学”的幌子,组织学生走马观花地到不同国家的知名学校体验感受,成为传统旅游的“变体”。另一方面,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属性错位,一些夏令营、语言培训甚至是国外知名大学体验课程的游学项目,天价收费已经偏离正常水平,似乎成为“摇钱树”。 这段时间,朋友圈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一些家长中热传,其中占大头的出国游学花费让众多家长的心里很矛盾:“痛苦的是你花了钱,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凡此种种,显然与游学的本义相背离,必须通过多方的有效监管使其逐步规范。境外游学组织方目前并没有专门的资质认证,从监管的主体来看,主要由工商和旅游部门负责,教育部门基本没有介入;游学机构和从业者的资质审查及游学内容等,大都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由于行业规范不够清晰,资质认证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上监管方面出现缺位,自然会滋生夸大宣传、责任意识不强、收费超出家长心理价位等问题。

  其实,在规范监管方面,家长们也有一定的责任。首先是市场因素的不断优化与调节,需要家长们对游学的客观认识与理性选择。即使选择了,也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签订游学协议前,家长应事先向当地有关部门确认负责此次国外游学的旅行社是否具有承办出境游的相关资质,要是没有,就应该向游学机构提议更换旅行社,并采取向有关部门举报等措施。

  游学本是一个听上去很美很美的字眼,只是要真正实现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目前还有赖于多方监管。人们期望的是,通过此种及时有力的监管,能够尽快促进游学市场步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文/姚村社

来源:红网

作者:姚村社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8/17/439506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