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互联网时代,也需要实地家访

来源:红网 作者:林春 编辑:王俞 2017-09-20 00:02:01
时刻新闻
—分享—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QQ、微信的兴起,网络一度成为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纽带。越来越多的老师习惯用手机、电脑在网络上与学生、家长沟通。而教师来到学生家里,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传统家访”越来越少了。(9月18日《中国教育报》)

  现在很多家长都是上班族,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里,教师约见家长都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很多家长就是因为没时间,才会请保姆照看孩子,试问,家长连照顾孩子的时间都没有,教师约见家长的难度可想而知。同时,大城市停车位难找,居民区人多,即便老师不厌其烦找到学生家里,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通过互联网中的微信、邮件、视频等功能,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零碎时间,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回报,家长也能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回复,进而方便了彼此。

  但是,任何一件事都有双面性,教师虽然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进行家访,却“拉远”家校的距离,家长与老师间,有些时候甚至出现相互指责和推诿的情况。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家长与老师缺少必要的面对面的交流,双方缺乏真正的理解和信任;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家庭环境缺少直观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无法做出全面、准确、客观的判断。

  实地家访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教师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有效拉近教师和学生心灵的距离,也能获得家长更多情感上的认同。面对面的交流也有利于教师从神情、举止等方面更加准确了解学生,进而走进学生的心里,为学生和整个家庭带去的是一份温暖、一份关爱,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特殊情感,进而“亲其师而信其道”。笔者有个学生,有段时间性情大变,甚至在课堂上顶撞教师,笔者私下和该生聊过,也打过电话给其家长,但是家长总是遮遮掩掩,对一些事情没有细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能选择实地家访,通过面对面接触,终于,做通了家长的工作。原来,该生的父亲喜欢打牌,对该生的关爱过少,该生才会生气。后来,该生父亲注意到这方面,经常会陪陪该生,该生在心态上也逐渐平和,渐渐回到以往的状态。

  此外,我们不能忽视农村的学情特点。很多农村孩子是留守儿童,家长在外务工,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当教师通过“电话访”等方式进行家访时,在外务工的父母多是一个劲说好话,并不了解学生,很多爷爷奶奶回答问题的条理性也不强,教师通过电话能获取的信息太少,加上一些山里面信号不好,教师也难以取得联系,唯有以实地家访的形式,才能获取更多深层次的信息,真正做好教学工作。

  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尽管实地家访存在一定的弊端,但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家访形式。网络只是一种交流工具,重要或重大问题上,还是由活生生的人与人,面对面地沟通,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互联网时代,也需要实地家访。

  文/林春

来源:红网

作者:林春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9/20/442999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