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谁人无老,温柔以待

来源:红网 作者:艾佩韦 编辑:夏熊飞 2017-09-27 00:04:1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有两则新闻温暖人心,一则是在一家日本餐厅,顾客们面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上错的饭菜,不仅没有生气,还温言鼓励,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友善。另一则是贵州大学的副教授胡鸣,带着85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上课4年,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学生们的宽容。这两则故事不约而同地传递出一份文明进步,即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温柔以待”。

  “谁人无老,温柔以待”。渐渐老去是每个人无法跨越的历程,患上老年痴呆也是每个人不愿看到的结果。然而,当一切突然来临之时,旁人能做的不再是去评判那些特殊服务员的工作能力或是带着老年痴呆母亲上课的是非,而是给予更多的友善和宽容,用“温柔以待”和“感同身受”去接纳特殊人群,因为宽容不仅是给自己留下的路标,为未来预设的一条温暖之路,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让阳光温暖每一位个体。

  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养老指数蓝皮书2017》指出:“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亿,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而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症人群总人数达到约3560万,2050年将达到1.154亿人。分析两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症人群数量不可小觑。对此,为阿尔茨海默症人群营造一个宽容、温柔的生存环境,既是期待,更是要求。

  直面日益庞大的阿尔茨海默症人群,谁也无法保证其中没有自己的家人或是自己本身。而依据当前的医疗水平,没有能力完全治愈这个病症。对此,当记忆化作流沙,亲人变得陌生,心智有如孩童,世界重新归零之时,照顾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正如贵州大学胡鸣所描述的那样,带着母亲上课实属无奈之举,因为“痴呆的母亲特别依恋自己的儿子,几分钟不见儿子就担惊受怕。”

  面对胡鸣这样的无奈,旁人很难评判是非,就像他所在学校回应的那样,“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们表示不支持,因为毕竟这是课堂,课堂有课堂的管理制度。但站在胡老师的角度,我们表示不反对,因为这也是胡老师的无奈之举”。可见,评判是非之外还有理解和宽容,这份理解和宽容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生存下去的基石,也是家属坚持下去的勇气来源。

  马克·吐温曾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确实,温柔和善良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仅能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在渐渐丧失心智中感受温暖,让患者家属在坚守家人和工作中充满希望,更能让社会文明在和谐友善中不断前进,让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有温度。期待“谁人不老,温柔以待”成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安度晚年的“魔法口诀”。

  文/艾佩韦

来源:红网

作者:艾佩韦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9/27/443582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