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

来源:红网 作者:郑思凡 编辑:王俞 2017-10-06 00:02:0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半个世纪以前,人们曾感慨缺乏发声渠道,全国上下都是一个声音。半个世纪后,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虽然多了许多网络发声渠道,但公共话语平台的建设却未见得有多大进步:人们打破了制度的笼子,却自愿画地为笼,在小圈子内“圈地自萌”,抵触着与自己不同意见的观点与人群。一遇到话题讨论时,不是有理有据的阐明观点,而是二话不说就互贴标签甚至直接升级为口水战。

  依笔者所见,制约公共话语平台有序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人们社交圈子的“同质化”,缺乏对异己之见的包容与沟通。

  宪法学家卡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写道:“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趋向于选择他们觉得熟悉、舒心并强化亦有信念的事物或信息。”偏向于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意见,对相反观点有抵触心理向来都是人类的天性。心理学"认知冲突"理论认为,追求逻辑一致性几乎是人类的本能。

  在互联网诞生之前,观点对立的人群也是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并且在“同仁”“战友”之间不断强化一己之见。在网络时代,这种同声相求、自我归类的“回音室”,更容易形成与其他“回音室”对抗的社交圈。在巨量的网上便利信息中,人们只选择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想听到的声音。在作出回应的时候,经过回音壁的作用又反馈回来,不断激化、强化同一观点,将之推向极端。

  各大媒介媒体也深懂人心,通过大数据统计与智能选择为人们屏蔽一些他们不感兴趣甚至碍眼的信息内容,为每个人制定专属的兴趣圈。人们在自我的小圈子内“圈地自萌”、生活得如鱼得水。不再因为看到异己观点而心烦,也省去了不少讨论、争辩的力气。

  一个个相互绝缘排斥的“小圈子”蓬勃发展,却也导致公共话语平台的日益萎缩。“回音室现象”不仅将原先包容一体的公共话语平台拆散成原子般的独立个体,还是造成网络上不同意见之间两极对立、互相敌视,难以妥协、难以弥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人云:“道不同,不足为谋。”双方之间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再怎么沟通也只是对牛弹琴。然而虽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不能尝试着去听、去理解对方所认同的价值观。罗素言:“我永远不会为了我的信仰而死,因为我的信仰有可能是错的”。依笔者所见,每个人的价值观正如罗素所言的信仰一般,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是绝对正确的。社会学家布鲁默的“自我互动”认为个人是在与社会互动中形成发展的。而人的价值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随之产生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唯有通过一次次与社会的互动、接受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考验,在自我的质疑、修正中才能逐步趋于独立与完善。

  道不同,亦可与谋。如果你真的在意和坚信自己的观点,那么你最好的办法不是保持沉默,暗中嗤笑你觉得看起来十分荒谬的异己观点,而是言之有据地说出你的道理。公共话语平台不是靠一个个相互抵触的小圈子组成的,而是通过千千万万个良性沟通与互动形成的。茨威格言:“我们的世界大得足以容纳许多真理。”而公共话语平台也应该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世界这么大,为何不去看看呢?当你画地为牢,将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中,你也就成了坐井观天的那只青蛙。

  文/郑思凡(陕西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郑思凡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0/06/444166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