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到战略高度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兴会 编辑:夏熊飞 2017-10-22 00:05:57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期,工人日报记者随质检总局“质量提升媒体行”采访团深入浙江多地企业调研。期间,在浙江省某体育用品公司生产车间里,同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着两种鞋:一种是贴牌生产国外某知名品牌的童鞋,商场售价三四百元;一种是这家鞋企自主品牌的鞋子,售价五六十元。对此该公司董事长感叹,品质上去了,就是缺品牌。没有品牌,就像没有文化一样,太郁闷了。

  同一条生产线,一样的材质、一样的工艺,甚至质量标准都是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然而,就因为贴上了不同的牌子,最终售价悬殊。“德国背回来的锅都是我们造的,我们质量不差,就是缺品牌”。当消费者心甘情愿为名牌买单时,“品牌”二字所释放的,不仅仅是文化内涵,更是可直接变现的经济收益。这同时也是在警醒我们,“工匠精神”,只是我们实现工业强国、使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品质做扎实后,还要打造更多本土的“世界知名品牌”,要提升民族品牌的价值。

  一直以来,我们在反复强调“工匠精神”的同时,却没有把打造“自主品牌”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然而事实上,品牌之路具有战略意义。从国际分工来看,自主品牌决定着不同国家在世界产业价值链所处的不同地位。一个国家拥有的世界知名品牌越多,其价值链所处地位越高、主导能力就越强,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就越能够占领先机。从全球范围看,工业强国均拥有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亦是,一国知名品牌和跨国巨头数量的多寡与该国的经济实力成正相关关系。

  相比之下,我国的品牌建设则较为滞后,突出表现就是国际知名品牌拥有量少,品牌价值低,品牌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弱。这背后深刻的历史原因在于,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追求物质生产的数量,满足国民的基本需求。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时,对产品质量、品牌需求之强烈就愈发紧迫与明朗。

  但,自主品牌之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的自主品牌之路该何去何从?客观上,品牌含金量的基石仍然是过硬的品质。这表明,中国制造要转变成中国品牌,核心还是质量。如表面质量、内在质量、尺寸精度、性能稳定性等等。从市场监管者角度而言,最主要的是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提升质量安全预警能力。要将对质量的监管工作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而不能是空洞而抽象。

  有了品质保证,公众的认可与爱护还应成为社会共识。须认识到,随着我国“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中国智造的不断升级,白色家电、网络技术等领域我们在世界已具备了引领地位。“进口产品、洋品牌”自带的光环与优越性早已成为历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管是从民族情感还是从经济利益角度考量,都应优先选择自主品牌。毕竟,民族品牌振兴之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鼓励和支持。

  文/李兴会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兴会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0/22/445353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