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别让“打赏”成为青少年“鸦片”

来源:红网 作者:谢鸿瑞 编辑:王俞 2017-11-10 00:02:46
时刻新闻
—分享—

  现实中,超超是江苏省徐州市一名并不出众的高中二年级学生。但在“溪宝宝77”的直播间里,他是仅次于主播的大人物。作为主播授权的“房管”——直播间管理员,他拥有禁止其他网友发言的权力。从青铜、白银、黄金升到了铂金、钻石级,他已从母亲的银行卡上偷偷划走了约40万元。(11月8日《中国青年报》)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故事早已屡见不鲜,仿佛从网络直播平台诞生起,部分青少年便沦为痴迷主播、挥金如土的“熊孩子”,并引来媒体争相报道和舆论广泛关注。

  据统计,重金打赏直播未成年的年纪分布为小学生占52%,中学生占45%,高中生占%3,平均金额达到6.8万元,呈现出明显低龄化、物质化、非理性化等特点。“打赏”这一原本为网民与主播沟通交流、情感互动的手段,却在利益驱动下逐渐异化为敛财工具:在监管漏洞和灰色地带打“擦边球”,散播充斥着低俗味道的视听内容,与粉丝建立虚无缥缈的“亲密关系”……这一切无异于精神“鸦片”,让超超般涉世未深、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深陷其中,“害怕,但停不下来。”

  毋庸置疑,青少年沉溺“打赏”“坑”了父母血汗钱。更关键的是,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直播“打赏”带来的新奇感、刺激感容易使其过于沉迷、玩物丧志,更容易导致虚荣心、拜金思想膨胀,产生不良习惯甚至违法行为,不利于健康成长。

  在网络直播乱象治理上,有关部门努力的脚步从未停歇。但时至今日,青少年“打赏”竟刷出40万元的高额记录,笔者认为,这不只是青少年之过,更折射出家庭教育引导、网络素养教育、网络舆论监督和网络管理有待加强等深层次问题。当务之急,是下大力气治理“打赏”乱象,别让“打赏”成为青少年“鸦片”。

  一则,治理青少年“打赏”乱象,家庭教育是第一道“防线”。试问家长若能管好网银、支付宝等,青少年“打赏”还会频现吗?家长有义务加强对孩子的关心、教育和监管,避免其产生孤独感从而转向网络寻求慰藉。

  二则,完善禁止未成年打赏规定,规范网络平台“打赏”机制。目前,各大直播平台关于未成年打赏的规定标准不一,有的提出未成年人的任何充值行为将被视为已取得法定监护人的同意,有的未见针对未成年人的明显提示或说明,对于平台或主播挑唆、诱导未成年消费等行为也无惩戒机制。应尽快完善禁止未成年打赏有关规定,建立限制金额、财务返还、责任追究等有关标准。同时改进技术、强化监管,通过“刷脸”“指纹”等技术堵上消费漏洞,避免“难分孩子还是大人”情况出现。

  三则,应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和法治教育。出现主播“骗”孩子钱事件,除主播个人道德素养有待提升外,与青少年缺乏法律意识和网络文化内容认知力、鉴别力也密不可分。应加大法律法规、网络安全知识等宣传教育力度,帮助青少年理性思考,建立底线意识。

  文/谢鸿瑞

来源:红网

作者:谢鸿瑞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1/10/446990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