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暴力侵害后:女性的社会安全感谁来给

来源:红网 作者:陈念念 编辑:王俞 2017-11-22 00:04:3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女性是天生的弱者,请不要太矮小,不要太瘦,不要太柔弱,不要天黑出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善良……这个社会给身为女性的我们太多要求,同时为了美好的生活和爱你的人,我们也必须这样要求自己。可是,如果恰好我们没有强壮的身躯,赶上天黑出门,又有感情泛滥的善良,又遇到了陌生人,又该怎样保护自己呢?

  11月18日4点40分,笔者在西安火车站因急切返校而误上了黑车,在路上司机一直在和笔者描述网上各种女生遇害的事件,并拿起他所说的刀让笔者看,笔者因心中害怕观察路边环境时,发现车开到到了人烟较少的渭河大桥,在提出质疑时,司机以车没有油需要加油以及修路要转换路线的理由,停车拿出刀开始勒索威胁,并提出拥抱等要求,笔者在进行呼叫的同时趁司机不注意拿走了刀具,但是在面临防卫失败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事情变得更糟糕,笔者以聊天谈判示弱等手段安抚黑车司机的情绪,以扔刀具为理由骗其打开车窗,从车窗爬出,在路中央进行拦车呼救,最终黑车司机扔出行李开车逃跑。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这件事情,可能笔者仍然觉得,这个世界是个高度安全的社会,所谓的女大学生失联、黑车事件、颐和园酒店遇袭等新闻事件,只是媒体的议程设置所呈现的虚拟信息环境,至少离笔者这个仍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学生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毫无疑问,笔者是万千幸运的人之一,财产物品没有丢失,身体除了挣扎反抗和跳窗时有点淤青外,没有遭受进一步的伤害。可是在被拿刀威胁,在呼救被掐着不能呼吸,明明从其手中抢来刀具却仍不能保护自己的那种无力感,这些情景都曾让笔者觉得世界的末日将到来。如果不是车正好停在车来车往的大桥上,如果不是天要亮了,如果不是因为是学新闻专业,看多了事例所具备的冷静,分析环境来揣测其心理,笔者不知道与其进行曲折谈判聊天来转移其注意力的做法能拖延多久,也无法推测后果将是什么。

  直到今天,笔者才能够去反思,自己是否安全意识没有到位,是否身上有什么因素才会被盯上。把自己从头到脚剖析了一遍之后,除了自责,更主要的是笔者在想,在这个社会环境中,该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身为女性的我们,安全怎样才能得到保证?

  女性的社会安全感谁来给?在问这个问题时,笔者身边的朋友家人都无不例外地告诉笔者,安全感是自己给的,具体怎么做,就是文章开头社会上给女性群体的要求。在这件事情发生后,我的朋友开始是把笔者骂一顿:为什么坐车不提前算好到站的时间,为什么不坐公交车,为什么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为什么夜里坐车?这些出于关心的话语,让笔者也曾一度自责。是的,为什么呢?难道就因为在学校的殿堂里就失去了自我安全意识?在父母老师等爱你的人的保护下,就忘记了这个世界是有风雨的?阳光普照下也会阴云布密,独立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这些都应该时刻挂在身上。而关于安全问题的教育,家庭和学校也应该关注,知识固然重要,如何成长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孩子特别是女孩子更为重要。

  女性的社会安全感谁来给?对于女性自身,社会上无疑都给出了很多要求,但是这次事故中,很抱歉,笔者有一个矮小瘦弱的身躯,在面临暴力威胁面前,就算手中拿着刀,也就像表演一样显得可笑和无力,不能对抗邪恶来保护自己。也很抱歉笔者是个女性,一副乖乖的样子,即使穿着棉袄也能让善良的人起罪恶之心,也很抱歉眼睛不够明亮,没有分清好人和坏人,武功不够高强,智商不够高等等。因为是女性,却并没有达到社会上所给的要求,所以遇到暴力事件也是应该的,这是网络上、媒体环境中对于女性遇险事件,大部分舆论给出的解释逻辑。可是,性别、身体力量的差别并不是女性群体所能选择的,我们谁也改变不了超出范围之外的事情。在遭遇伤害的同时,舆论的解释逻辑所产生的暴力伤害不亚于直接施暴者。“人言可畏”让许多女性受害者选择藏起自己的伤口,也更让那些施暴者有了藏匿的隐形衣,更多继续伤害他人的理由和机会,这些无不加大了女性群体的社会不安全感。更重要的是,个别媒体对于女性受害事件的报道,不乏对女性受害细节的渲染描绘,而对施暴者进行了淡化处理。同时一件个案出现后,相近的时间段内出现了更多的相似事件报道,营造了社会上整体的不安全感,同时也刺激了一些网友的感观,这种感官直接引发了心怀不轨之人的模仿的快感,这也是近年来相关案件多发的原因。女性的社会安全感谁来给?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女性群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需要媒体以及社会舆论给予其正面的关爱和支持,这种导向和风气才能让受害者抚慰伤口,让女性群体敢于正面暴力邪恶,才能让这个社会有属于女性群体的安全感。

  女性群体的社会安全感谁给?法律也应让有力者前行。女性群体面临暴力的威胁时,是否要选择报警或者请求法律援助,无论是对他人的安全和还是对女性自己权利维护来说,这个答案都是肯定的。可是纠结了半天,笔者并没有报案。除了考虑到在特殊情况下证据不足,无法推测未知风险等理由外,笔者还考虑到报案程序流程复杂,以及法律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无功而返或者歹徒拘留几天被释放然后选择报复等可能性无疑对于笔者来说危害巨大。而选择让时间淡忘的方法则较为安全,这也是许多受害者面对伤害和暴力时进行妥协和忍让的重要因素。女性的社会安全感谁给?如果法律能给与安全感,让女性群体在暴力面前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施暴者给与应有的惩罚,规范社会秩序等,那么,无论女性群体走到哪里,她们都会在心里产生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比自我保护更能提供幸福感,这种来自社会的安全感才是真实的安全。当然这种社会安全感也需要女性权利的进一步推广,让女性群体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这是一个漫长的路程,需要两性群体走向一致,共同努力,法律的完善和支援也是女性安全感漫长征程的第一步。

  韩国电影《素媛》当中,小小的素媛躺在病床上望着爸爸问:“爸爸,是我做错什么吗?”爸爸温柔地抚摸着女儿望着她说:“不,孩子,你没有错,是这个世界错了。”所以,女性群体的社会安全感谁给?无论答案是自己、媒体和社会舆论还是法律等,其主要的意义就是告诉这个世界,身为女性,其实你没错。同时这也是女性社会安全感所传达的重要意义。

  文/陈念念(西安工业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陈念念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1/22/448100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