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机关系”处理有必要上升到教育层面

来源:红网 作者:王安宁 编辑:夏熊飞 2017-12-09 00:03:55
时刻新闻
—分享—

  用“又爱又恨”这个词来形容高校学生对手机的感情,恐怕再合适不过了。学生们一方面因其功能强大、时尚便捷而“手不释机”,另一方面又因其削弱专注、影响学习而痛心不已。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手机袋”应运而生。

  12月7日,中国青年网报道了河南一高校试点“手机入袋”的新闻,其实这种利用隔离手机来提高学生上课专注度的例子并不罕见。近年来,武汉、山东、云南等多个省市都有高校进行过类似的尝试。

  与之前的很多报道不大相同的是,这次的“手机入袋”是由一个班发起的,并非学校规定;而且遵循的是自愿原则,并非强制。不得不说这种“非强制性”是一种进步,因为它认可了手机使用的合理性和学生的差异性,强调的是帮助“有需要的人”,而不是视手机为洪水猛兽,因此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据报道该班在试行之后反响不错。

  然而,尽管有一定作用,我还是不禁要问,“手机袋”这种隔离行为是否真的有意义?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来处理这个看似两难的问题?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下“智能手机”这个事物。基于课堂的切身感受,不少高校老师都对智能手机印象不佳,其实智能手机的核心只是一种将计算机内核装入手机外壳的新技术,就其利弊而言,它和“PPT技术”并没有多大区别。

  在多媒体教室得到推广之前,高校老师们上课以板书为主,在黑板上写;而在多媒体教室普及之后,老师们讲课就变成了以PPT为主,不少老师一堂课下来黑板上还是干干净净的,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PPT的应用就没有坏处吗?当然有,PPT虽然便捷省时,但是过多使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变得懒惰与僵化,比如有些老师上课就是照读PPT,也有些老师几年讲同一个PPT从不修改。但是,尽管如此,也没听说哪个学校因此就禁止老师使用PPT,道理很简单,问题不在PPT上,而在某些老师那里。同样的,智能手机与课堂的“矛盾”,主要问题不在于手机,而在于学生。

  因此,那些“手机入袋”“老师怒砸手机”“21天上课不玩手机活动”等解决问题的思路,其实从根本上就跑偏了,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手机的人。只不过,人是复杂的,难控制的,而手机是好控制的,于是大家就都挑这个“软柿子”来捏了。所以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在手机上做文章的“手机袋”是没有意义的,再说,大学的学习自主性很强,有很多的学习是在课外完成的,那时候又到哪儿去找“手机袋”呢?

  理解了这点就不难看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教会学生怎样正确处理“人机关系”。对学校来说,我认为,可以多开一些讲座,甚至是开设一门课程来专门讲授这方面的知识。这看起来像是小题大做,其实不然,这里的“机”不仅仅指智能手机,它是未来一切智能设备和新技术的象征。从笔记本电脑到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再到能打电话的智能手表,作为核心的计算机被装进了越来越小的设备中,越来越便捷、时尚、隐。可以想象,未来的智能设备也会变得更加简洁、强大、与人融为一体,这样的设备能带给人更好更高级的体验,也在很有可能在另一方面更加分散人的注意力,降低人的思考力。对于这些负面影响靠“××袋”来控制是没有用的,只能靠个人的自律。而在技术已经足够先进足够有吸引力的时代,这种自律可能已经不是仅仅靠意志、自觉就能实现的了,还需要一些客观的指导、技巧、方法,这就是老师应该出现的地方。在被信息和技术包围的社会,这种“人机关系”的处理将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一样,成为学生未来一项必备的技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虽然对于高校老师来说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但是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人机关系”也并非易事,这需要老师们主动去拥抱技术学习技术思考技术,客观地看待技术并进行系统地总结归纳,这一方面并无前例可循,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去探索。这是一件比收手机要困难得多的事情——耗费的精力更多,需要的时间更长,短期收效也不明显。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可以影响学生一辈子的事情。

  文/王安宁

来源:红网

作者:王安宁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2/09/449812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