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谁来管管爱上假货的小程序?

来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夏熊飞 2018-01-23 00:04:19
时刻新闻
—分享—

  “高仿手表”“精仿鞋”“高仿奢侈品”……在微信小程序内搜索相关关键词,会出现数百个售卖假货、仿品的微信电商小程序。微信方面日前对售假小程序进行了打击,永久下架875个售假小程序。但记者发现,仍有多个小程序内有高仿商品在售。(1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小程序成了假货集中营,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技术的风口,向来都是投机逐利的风口。3D骗局、纳米骗局、基因骗局、人工智能骗局……哪里热,假货或骗术就在哪里秀。

  有数据说,在微信小程序内售卖仿品的小程序超过1000个,为了对抗小程序的命名审核,这些小程序在“高仿”“精仿”等敏感词中间加入了一些字符,如“高A仿”“精t仿”。不过,只要用户搜索“高仿”“精仿”等关键词,一样可以搜到这些小程序。不妨算个成本收益账:百十块钱的开发成本,一单交易就能回本——但凡微信打假的步子稍显滞后些,假货恐怕马上会魔高一丈地呼啸而至。

  小程序之“小”,在于简便与轻巧。很多小程序基本是“用完即走”,无需下载和安装。正因如此,它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和隐匿性。如果这个时候,微信的打假力度或能力稍有短板,快速发展的小程序很可能在“自我监管”中陷入事实上的失控境地,从而为网络售假提供昭然的新空间。

  事实上,朋友圈的制假售假就很难治理,更别说借助小程序的“加持”,其监管和治理难度可以想见。小程序如火如荼,若是规则不彰、底线不清,互联网打假难免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2017年,欧洲刑警组织和欧盟知识产权办公室一份长达70多页的联合报告称,中国内地和香港是全球假货的核心集散地,2015年全球86%的假货来自这两地。这个数据或显夸张,也没人愿意背这个锅,但全球假货猖獗亦是不争的事实。在暴利煌煌的网络灰黑产业链上,制假售假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于此背景之下,警惕小程序等技术创新成为假货的新战场,这是职能监管的题中之意。一方面,第三方平台应承担起信息识别、筛选及修正功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平台作为监管的第一责任人,责无旁贷,无可卸责。另一方面,职能部门恐怕不能作壁上观,该进驻的要进驻、该出手的要出手,无边界的网络世界,不能交由互联网企业自治自理。

  总之,假货与小程序的畸恋,不能总是靠悄无声息的“自清门户”来解决。

  文/邓海建

来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1/23/453686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