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治理青少年游戏沉迷得找准“七寸”

来源:红网 作者:刘文可 编辑:王俞 2018-03-02 00:05:36
时刻新闻
—分享—

  13岁男孩小星(化名)迷恋上一款手机游戏,趁着父母入睡后,三更半夜的玩手游,直到大年初四凌晨(2月19日)才被父亲发现。父母查询后惊呆了,小星竟然向此款游戏里充值高达4万余元。(3月1日澎湃新闻网)

  近年来,中国游戏行业发展十分迅猛,其精致的界面、逼真的音效、关卡的设置、较强的互动,所营造出的虚拟世界让大批青少年简直欲罢不能,就连很多大人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其忠实消费者。然而,在这个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繁荣光环下,如“13岁男孩因玩游戏被说跳下4楼,刚醒又想登录游戏”“小学生为玩手游偷光家里积蓄”“11岁少年玩游戏,三个月花光全家多年攒下的三万多”,这样的新闻却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这已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对游戏的沉迷给青少年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是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二是对主体生活和学习的兴趣弱化,三是长期的自我封闭不利于交际能力的提升,四是易受游戏中的某些错误信息误导,不利于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面对如此令人头痛的问题,家长、学校、社会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不断说教以及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措施,但仍未得到良好解决。

  其实,解决问题还得先找准问题真正的七寸。为何游戏在青少年群体中泛滥成灾,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父母的带头成了“榜样”。一谈到孩子对游戏的不能自拔,人们条件反射地就会认为是其自制力差,其实不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兴趣走向。而现在大部分的孩子又都很有自主意识和公平意识,家长自己都是“低头族”,却教育子女不要玩手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如此行径又何来说服力?

  其二,需要释放心理压力并获得认同。叛逆是青春期的一大特征,少年人有少年人的烦恼,可能来自于家庭,也可能来自于学校,而这些“孤单心事”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不愿为外人道那就只能寻找新的宣泄方式,而游戏世界的虚拟性,恰好能满足少年人既想保护隐私又能肆意发泄的需求,并且不断地冲关还极易获得满足感与认同感。

  其三,少年人的好奇心。由于阅历的缺乏,一切新鲜的事物对少年人都充满了诱惑,并且越是禁止,孩子就越是好奇,一味地强制隔离并不现实,毕竟在今天这个资源信息化如此发达的时代,孩子们有太多方式可以绕过家长直接接触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因此,宜疏不宜堵,向孩子倡导健康、休闲、绿色的网络游戏方式已显得十分必要。

  每次一有孩子沉迷游戏的新闻出现,网友们对游戏的口诛笔伐便铺天盖地而来,但游戏并无原罪。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真正要解决问题还得从孩子身上下手。游戏行业的繁荣昌盛自然是好事,但不应以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代价,形成全社会积极引导、共抓共管的大环境,大人们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关怀,少一点严行禁止,多一点以身作则,从思想上扭转孩子对游戏的认知,从“不能玩”转变成“选择性玩”,才是比较有效地解决之道。

  文/刘文可

来源:红网

作者:刘文可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3/02/456545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