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切勿迎合考生“越小越好”的噱头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编辑:王俞 2018-03-29 23:04:24
时刻新闻
—分享—

  几乎与中科大少年班“第一神童”宁铂还俗同时出现的一条消息是:出生于2004年1月的14岁广西男生胡耀元,今年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考试。近日在刚刚结束的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中,“小朋友”胡耀元已经能够和20多岁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道,成为复试考场上的一份子。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胡耀元在复试中的表现相当不错,最终能否录取,正在等待最后审核。(3月28日《扬子晚报》)

  对于一个14岁的男生来说,考研能过初试线,并且复试成绩依然不错,可以充分证明他的应试能力。他的成功,再一次告诉我们:就文科的学习内容而言,靠自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近年来,媒体不断报出一些消息说,很多年龄偏小的孩子在家里上“私塾”,结果通过了高考,获得升学的机会。因此,当下一部分家长试图让孩子在家学习而达到升学的目的。我们看到,通过自学途径走出来的所谓“天才”,多是集中在文学、历史、地理、考古等文科方面的专业,广西的这个考生考的是新闻专业,没有跳出文科范畴。我们知道,新闻专业是一个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行当,很多前辈新闻名家并非科班出身,更不见得来自名校。这里关键在于,文科研究生的考试,以概念记忆为主,如果一个孩子的记忆力超强,那么极有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硕士研究生的笔试,甚至直追博士研究生考试。正因如此,一个14岁的孩子能顺利通过硕士研究生的笔试应该不算出奇,不值得大惊小怪。

  倒是应该值得奇怪的是,多年来,高校有一种风气,那就是考生的年龄越小越好,越小越有“新闻眼”,比如,每年高考总能出现年龄最小的考生,高校也迎合这样的新闻取向,以为遇到了百年不见的“神童”,往往以特殊人才的名义破格录取。

  我以为,高校要警惕考生“越小越好”的趋势,谨慎录取。实际上,考生的“越小越好”,是一种非常违背小孩成长规律的行为。环顾现实,仲永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如果说,“神童”的湮没只是个案,那么倡导在家自学的方式,这将是对一代孩子的另一种逼迫甚至戕害。我们可以在家里培养作家,培养钢琴家,但我们不能在家里培养科学家。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钱学森、杨振宁、钱三强等大科学家无一是在家里学来的。小孩还小,不能老呆在家里,更不能过早地抛开数理化,只读国学,只写小说,这样的学习,人格、情商且不说,又如何造就实现科技强国的人才呢?值得欣喜的是,山东省已开始改革高考办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再分文理科,这将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让学生全面发展。这比那种上来就选定文科,选定未来专业,无论是对国家的前途命运还是个人的才能发展,都是大有好处的。还要看到,我们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是着眼于为国家培养多学科的高级人才,不是一时的应试尖子。如果过早偏科,考生没有通过全面的文理科学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是不能允许的。

  按常理,既然连考大学的年龄都不到,那么考硕士研究生更不到年龄了,难道硕士研究生就没有年龄的限制吗?如果硕士研究生没有年龄规定,无疑给年龄“越来越小”的所谓“神童”留下政策空子。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然可以讨论,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必须坚持。我们的确出过没有得过什么文凭的陈寅恪,但我们也需要钱学森、杨振宁。在当今社会盛行“制造神童”的背景下,尤其需要高校远离考生“越小越好”的噱头。如是,我们这个社会可以少一点仲永的悲剧,少一点“神童”的神话!

  文/孙建清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3/29/459063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