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干部“知错就改”何以迎来支持点赞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张兴诚 2018-05-13 20:05:36
时刻新闻
—分享—

  “云南省大关县供销联社副主任黄云斌因在驻村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今年1月底,云南省昭通市纪委公开通报了这起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典型案例。被公开通报后,黄云斌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努力工作,认真学习扶贫政策,一有时间就往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里跑,继续为群众对接医疗、技术、资金等政策扶持,成了当地“改了就是好同志”宣传教育行动的积极示范。(5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小康建设大局,一点都来不得“假把式”和“便宜”行事。翠华镇翠屏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黄云斌因为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而受到通报批评,这是严肃组织纪律、奖优罚懒的必然要求。可以说,通报批评是在为自己工作的不扎实、不走心买单。

  面对通报,最好的办法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把工作再做深、再做细,以强劲的担当精神赢得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认可。黄云斌在面对全市通报后,并未一蹶不振,而是继续为群众对接医疗、技术、资金等政策扶持,彰显了党员干部知错就改的良好风貌。

  当地纪委监委以黄云斌案例作为教材,在被处分的干部中开展“改了就是好同志”宣传教育行动,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以崭新的面貌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助于营造宽容、理解和关心的良好氛围,更能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斗志和热情。

  批评通报是对事故和反面典型的告知和警示,其目的在于要求被通报者和大家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作风、避免重蹈覆辙。然而,个别党员干部在面对通报时,不是选择了知耻后勇,而是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将组织的批评教育误以为是揭短、为难,这显然误解了公开通报的积极初衷,也主动放弃了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的机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党员干部也是人,也可能因为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而犯错。某个方面犯了错,并不是将此前的成绩全盘否定,自然也不能“一竿子打死”,只要改了,组织和群众都会认可和接纳。为他们创造“知错就改”的制度和氛围,让犯了错的同志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以崭新的面貌和精神履职尽责、服务为民,这才是通报批评的最终目的。

  时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攻坚期。打赢并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伟大而艰巨战役,就要形成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干事创业氛围,让党员干部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允许人犯错误,也允许改正错误,改正了错误就是好同志。对于犯了错的同志,制度上要在“三个区分”的基础上构建并完善容错机制,对于认错态度好、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要敢于提拔使用,旗帜鲜明树立积极正向的用人导向。社会氛围上,应该为犯了错的同志提供尊重、理解、关心的良好氛围,鼓励他们知错就改。而对于被处分被通报的党员干部,也不必背包袱,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担当奉献,才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突出的工作成绩迎来支持和点赞。

  文/汪东旭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张兴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5/13/46262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