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让责任书成为逃避责任的“遮羞布”

来源:红网 作者:黄诘云 编辑:王俞 2018-05-16 00:10:45
时刻新闻
—分享—

  在一些地方,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把责任压得更实,往往下发责任书、签订责任状。责任书机制的初衷无可厚非,“白纸黑字”是为了让工作“有迹可循”,也让地方或部门有落实的压力。但在有些地方或部门,责任书却扭曲变形,失去了本义。(5月15日 《人民日报》)

  俗语有云:“口说无凭,落字为据”。通过签订“军令状”,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借以推动工作“节节高”,初衷无可厚非。白纸黑字定下指标、细化要求、明确时限,尚能起到监督、警示、鞭策的作用,亦不失为提升工作效能的有效手段。但是,凡事过犹不及,盲目视责任书为灵丹妙药,无论事之大小、不分轻重缓急,一律“签”保其身。其结果,势必会招来形式主义,滋生弄虚邪气。

  时下,责任书“签了也白签、白签谁不签”的情况,并不鲜见。形式上热衷“走过场”,配套流程一点不落,拍照存档一样不缺,以致签订热热闹闹、执行冷冷清清,成为虎头蛇尾的“白条书”;内容上玩转“假大空”,事前缺少调查研究,要求偏离基层实际,致使部署大同小异、责任有名无实,变成糊弄上级的“障眼法”;数量上追求“满天飞”,不同部门轮番登场,大事小事争相签订,使得“重视”过多过滥、歪风越刮越烈,终成应付检查的“万金油”;落实上爱搞“花架子”,只订目标不管过程、只求自保不愿担当,导致考核停在表面、问责不痛不痒,化身敷衍塞责的“遮羞布”。凡此“放空炮”的行为,看似毫无破绽、实则虚晃一枪,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确,责任书扭曲变形,公仆吃不消、百姓亦不买账。对此,领导干部要转变干事思路,强化责任意识,带头攻坚克难,多想对策、少“甩包袱”,确保任务面前不推诿、困难面前不退缩,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行动,将责任转化为推动发展、造福民生的动力,真正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

  换而言之,遏制责任书过多过滥的困局,一方面,要在内容精准上下功夫。聚焦中心工作,科学制定方案,不定高不可攀的目标、不提脱离实际的要求,既要认真研判,也要适时调整,确保“实打实”地给一纸责任“瘦身”、为基层干部松绑。另一方面,要在考核评价上出实招,加大日常管理,提高公开力度,强化督促落实,及早掌握干事动态、及时跟进任务进展。问责“投机派”、奖赏担当者,切实激活队伍活力,营造齐心谋发展、合力促进步的良好氛围。

  常言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一旦签订责任书,即表明一往无前的态度、许下一抓到底的诺言。倘若签而不做、做而不实,又何谈取信于民?要知道,走一次过场,就把百姓伤一回;推一次责任,就离百姓远一点。唯有自我加压、真抓实干,才能将责任落到实处、干出成效。

  文/黄诘云

来源:红网

作者:黄诘云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5/16/462866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