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交“方言报站”不利于“为民服务”

来源:红网 作者:石飞 编辑:王俞 2018-06-12 22:16:55
时刻新闻
—分享—

  杭州814路公交车试行“三语报站”——在原来普通话、英语的基础上加上“方言”,为此,近日媒体波澜起伏,争论颇为激烈。

  对于此次争论,我本不想置喙,因为早在2013年1月南京2路公交车起用“南京话”报站时,我就撰写决绝否定《公交土话报站违法又悖理》,包括湖南红网在内的全国众多报刊和网络,纷纷刊发或转载。今天之所以还要凑热闹,原因有二:一是《人民日报》有新提法,二是旧文有需要补充和强调的地方。

  5月14日《人民日报》在第12版的长篇报道《汉语拼音一甲子》中说: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杜占元表示:“切实规划好汉语拼音教育,……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打通‘最后一公里’”。“语同音”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啊!该报道透露:我国2017年普通话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3%以上。实现全国“语同音”的目标,还有“最后一公里”。各行各业,都需要遵照宪法规定,“推广普通话”,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要求。“公交报站”上“方言”(即土话),只会为某些抵制普通话、偏爱“土话”的人提供“依据”,阻碍普通话推广,为“语同音”设障,其“最后一公里”不仅难以打通,反而会进一步拉大距离。时代在前进,不合时宜的东西,总是要被逐步淘汰的。譬如“甲骨文”,那也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辉煌标志,远古时代的骄傲,在当代交流中却基本绝迹了。有些人特别喜欢“甲骨文”,趣味忒浓,希望恢复“甲骨文”使用,社会能这样倒退吗?

  “讨论方言报站,拿‘放大镜’说事”者认为,“方言报站”有利于弘扬地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满足地域文化风情趣味,体现城市多元文化,等等。以这些为据来讨论公交报站用语问题,那已经“文不对题目”“逻辑混乱”了。语言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交流;报站的目的,是向广大乘客通报到站信息,用“土话”介绍,外来客如何听懂?无异于“对牛弹琴”,光闻音响,不知讲啥,岂不是故意刁难人?在此不妨给大家讲个活生生的例子,杂文时评界不少人都了解。江西井冈山有位杂文家,每次聚会,他和别人几乎无法交流,别人说普通话他能听懂,他讲“土话”,人家一句也不明白,他只能用笔把意思写在纸上给人看。

  报站虽然也配有“普通话”,语种一多,干扰听觉,造成混乱,显然不易听明白。况且,我国普通话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3%以上。就整体而言,只考虑20%多人的兴趣,无视73%以上人的利益,未免有失公道。

  无论从落实国家“语同音”的要求考虑,还是从公共服务信息交流的实际需要着想,“方言报站”的做法都是不妥的,不利于“为民服务”。

  最后补充一点,那些对“土话”情有独钟,兴趣浓厚的人们,不一定非要在乘坐公交车时享受“土话”的惬意,可以在其他地方与同好之间尽情地大侃特侃。也可以搞个土话爱好者沙龙,聚会畅聊,尽享其乐。这也达到了弘扬满足地域文化风情趣味,体现城市多元文化的目的。

  文/石飞

来源:红网

作者:石飞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6/12/465288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