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作家为什么热衷于到校园讲课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编辑:王俞 2018-06-15 22:47:19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著名作家、浙江省作协主席麦家受聘浙江大学讲座教授并成为该校首位驻校作家,另一位著名作家阿来也于上月下旬受聘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第11位驻校作家。何为驻校作家?驻校作家存在的意义何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著名作家走进高校、挂上“驻校作家”头衔,这些问题也引起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热议。(6月14日《北京青年报》)

  其实,驻校作家制度的探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中国高校陆续引进作家驻校,大有蔚然成风之势。目前国内的驻校作家制度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高校直接把作家聘为正式教师,作家的人事编制也转到学校,他们要像其他教师一样开设常规课程,或者进一步招收研究生等;另一种是不定期地邀请作家进校讲课及开展与学生的文学交流活动。前几天,我途经一所小学,看见校门口的电子显示牌写着“热烈欢迎著名作家某某莅临学校与学生面对面”。至于一些作家四处宣称某大学“客座教授”,我们都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在中国,作家有两个根深蒂固、亦是由来已久的情结,一是做梦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收入到中小学或高等教材里面,哪怕是编入课外阅读教辅也足以从此有了炫耀的资本;二是不管学校有没有邀请,学生喜欢不喜欢,一有可能和机会就主动往校园里跑,去跟学生们进行所谓的“面对面”“互动”,可谓乐在其中。中国作家为什么喜欢进校园呢?为什么千方百计、一门心思要打入校园里去呢?他们究竟看重了学校的什么?这些问题很值得玩味。

  我私下想,作家爱朝学校里跑,最重要的是,学校是一个庞大的文学“市场”。学校是最密集的阅读群体,是产生作家的摇篮,而由校方出面组织的文学讲座以及和学生的一些互动,具有任务性、强制性、约束性,因而授课的社会反响是最热烈的,且影响力、轰动效应是最大的。也许这一点,最为作家们所看重。其次,受邀作家只有进入学校才能找一点作家身份的优越感、成功感。试想,面对那么多的学生,那么多的听众,没有比这个更让作家心动的了。换一个地方,肯定找不到这样的感觉。因此而言,作家进校园是提高知名度的最好路径。此外,校园是文学知识和文学流行最快传播的地方,作家都是出过很多书的人,进校园可以借机推荐自己写的书,甚至可以签名售书。也就是说,多到校园走走,可以助力新书的热销。

  总的说来, 作家从封闭的书斋走出来,进入学校,不仅对作家的写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文学修养,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不过,作家进校园也要防止一哄而上的现象。当下希望进校园的东西很多,戏曲、足球、书法、国学等等,都嚷嚷着进校园,在这样的背景下,请作家稍微考虑一下学业已经很重的学生们的承受能力,不要把学生搞得太累乃至压垮他们。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作家千方百计进入校园,除了借机炒作走秀为自己贴金以外,可能还有打学生的主意,旨在推销新书,对此校方必须引起警惕,以防被文化掮客所利用。

  文/孙建清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6/15/465620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