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安置房应重“里子”而非“面子”

来源:红网 作者:晓杉 编辑:田德政 2018-07-16 22:23:06
时刻新闻
—分享—

  在一些贫困地区调查,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盖得漂漂亮亮,却因无法解决部分村民就业、生产等问题,大量空置。(7月15日《人民日报》)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打实的民心工程,关系民生福祉,关乎广大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时指出,易地扶贫搬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改善人居条件,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易地扶贫是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搬迁只是手段,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才是目的。

  然而,现实和愿景仍有差距,部分搬迁贫困群众获得感并不强。一来部分安置房徒有其表,却不实用,无法解决部分村民就业、生产及生活保障等问题,入住的部分群众为了维持生计,只能跋山涉水走山路回原来的村子种地,导致安置房“无人居住”“大量空置”。二来某些地区村委会为应付考核,在上级部门来现场检查安置点入住情况之前,提前通知贫困户去安置房暂住几天。如此易地扶贫搬迁,扶贫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减贫作用,贫困群众“住老房怕塌,住新房怕饿”,民心工程并没有很好地赢得民心。

  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其客观现实因素,但也有相关部门和干部主观不作为的原因。一方面是安置点选址不当,有的受现实条件制约,很多贫困地区难以找到理想的安置点,尤其是一些深度贫困地区,地无三尺平,选择一块能集中盖房的平地都不易,找到兼顾生活与生产的安置点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存在政绩工程化倾向,把安置房当作上报、显示政绩的“硬杠杠”,甚至片面夸大就业增收作用。房子倒是盖得光鲜亮丽,但光解决房子不考虑票子,对搬迁后贫困群众如何稳得住、能致富,谋划不够,着力不多。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应该重视“里子”而非“面子”。易地扶贫搬迁不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应真正将该项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一要根据村民实际状况,进行科学论证,确定扶贫搬迁安置点,应满足迁入农户协调土地、生产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并充分发扬民主,征得多数村民同意。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落到实处,完善相关后续扶持政策,干出实绩才是真正的有“里子”又有“面子”。三要强化搬迁成效监督考核,重点考核搬迁精准率、工程质量、脱贫情况以及群众满意度,防止“虚假入住”“数字脱贫”,切实提升贫困地区的“民生三感”。

  易地搬迁脱贫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重要内容,不仅要“挪穷窝”,更要“改穷业”“拔穷根”,要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把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于整个易地搬迁工程,实现“一方水土养得起一方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文/晓杉

来源:红网

作者:晓杉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7/16/468099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