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谁来担心“农民的担心”?

来源:红网 作者:周志宏 编辑:田德政 2018-07-19 22:32:40
时刻新闻
—分享—

  “成也地膜,败也地膜”。曾经作为农业生产推动器的地膜,如今成了重要的土壤污染源之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地膜覆盖面积达18.4亿亩,大量的地膜因各种原因未被回收,残留在土壤中。随着5月1日农用地膜新国标的实施,地膜问题正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7月18日半月谈网)

  据报道,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五原县新公中镇永胜村二三十年前开始用地膜,刚开始大家不太接受往地里埋塑料,后来发现覆膜能增温保墒除草抑盐,玉米、葵花籽能增产四五成,就用开了,现在种啥都覆膜。目前,河套地区1073万亩耕地中有八成采用覆膜技术。

  然而,地膜在备受农民喜爱的同时,近几年却成了农民的烦心事儿。有农民反映,残膜过多,越来越影响作物生长。有的种子发芽后没多久就死了,挖出来发现是根扎在了残膜上。农牧业管理部门数据显示,去年河套地区亩均残膜为6.07公斤,部分地区高达30公斤。残膜逐年累积,危害土壤地力。

  此外,残膜累积还阻碍水分疏导,导致土壤板结。一些农民用锤子砸碎过一些大块板结土壤,发现土块里有大量条状残膜。难怪农民现在对地膜是又爱又恨,“用了地膜产量就能上去,但地膜用得越多残膜就越多,真担心几年后这地就不能种了”。

  农民的“真担心”真的使人很担心;然而,谁来担心农民的“真担心”?谁该让农民的“真担心”变成不担心,变成放心?

  有报道说,为提高残膜回收率,我国农用地膜从5月1日起实施强制性国标,新国标将地膜最低厚度从0.008毫米提高到0.01毫米。然而,受地膜成本增加影响,大多数农民更倾向于用旧地膜。尽管大家知道旧国标膜的危害,但面对眼前实际的经济账,农民依然选择用旧国标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地膜残留一方面因为旧国标膜太薄、易破碎,另一方面因为残膜回收无利可图,各方积极性不高。因而,每年春天覆膜,由于地膜太薄,秋收时一碰就碎了。有的人会拾掇一下残膜,大多数人干脆用旋耕机直接把残膜翻到地里。

  担心农民的“担心”,要有危机意识和责任担当。从国家和农民利益出发,多给农民一些优惠政策,多为农民办些好事实事,多帮农民解决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担心农民的“担心”,要有实在举措。据农业部门测算,新国标地膜亩均用量约3公斤,按新国标膜能回收80%残膜计算,亩均可回收约2.4公斤,每亩地在不计人工成本的情况下,收入合计为12.4元至18元。现实情况表明,残膜清理费时耗力,旧国标膜易破碎,回收率低,收到的残膜连人工成本都赚不回来,根本没人干。即使新国标膜能达到80%回收率,10亩地的残膜收入合计为124元至180元,与当地日均150元的人工成本比,利润微薄甚至赔钱。基于此,国家有关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让人工回收残膜有利可图,调动大家回收残膜的积极性。残膜回收是一项受累不讨好的工作,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如果不是国家项目资金支持,相关企业根本无力开展这项工作。

  担心农民的“担心”,要研究和推广新技术。以新技术助推乡村振兴、农业发展。长期关注地膜问题的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何文清认为,旧国标膜回收率不足50%,新国标膜有望达到80%,能够起到减少每年新增残膜数量的作用,但无法改变残膜累积的大趋势。同时,对于存量残膜,目前尚无有效清理的技术和措施。面对这种情况,有农民建议国家应发动和鼓励科学家早日研究出便宜可行的“让地膜化在地里”的技术,对农业生产“白色革命”的覆膜技术进行“再革命”,从根本上治理农田白色污染。但愿能有人能担心着农民的担心;但愿农民的能“让地膜化在地里”的建议能早日成为现实,让农民不用担心“几年后这地就不能种了”。

  文/周志宏

来源:红网

作者:周志宏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7/19/468440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