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又见命案,网约车岂能靠教训促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京平 编辑:王俞 2018-08-25 21:55:54
时刻新闻
—分享—

  8月24日17时35分,浙江乐清警方接群众报警称其女儿赵某(20岁、乐清人)于当日13时,在虹桥镇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14时许,赵某向朋友发送“救命”讯息后失联。25日,警方通报称,嫌疑人已被抓,并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8月25日《钱江晚报》)

  年轻生命陨落之后,诸多案件细节曝光,在社交网络公开的聊天截图中笔者发现,被害人赵某亲友在收到其求救信息后,一直联系滴滴客服寻求帮助,而客服方则以“等上级人员处理”“涉及隐私”“要等安全专家来处理”等说辞未予回复。虽然事后滴滴平台方解释“无法将乘客和车主任何一方的信息给到警方之外的任何人”,但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猜测,倘若平台方能够及时联系车主,他难道不会有所顾忌中止犯罪?

  当然,众声喧哗中亦有不少网友为滴滴平台辩护:第三方平台只能确保车辆和司机登记的注册信息正确,但是无法保证司机的人品。此言并非毫无道理,但就此案件来看,这并不能成为滴滴平台方开脱的理由。事件曝光之后,乐清林女士称23日下午曾坐过犯罪嫌疑人的车,司机将其带至偏僻处欲图谋不轨,林女士随后将此事投诉至滴滴平台,但是截至女孩受害案发都没有收到相关反馈和处理结果。明明此前恶行已被投诉,可是凶手不仅没有受到处罚,还堂而皇之继续接受平台派单。由此我们可以猜测,滴滴网约车平台根本没有处理前一个女孩的投诉,而凶手恰恰是在平台的姑息态度中再一次获得了作案机会。

  近两年随着网约车新政逐步落地,网约车司机资质、牌照等要求逐渐收紧,但仍然有多位用户反映,曾多次在乘坐网约车时遇到系统显示车牌与实际车辆不符,甚至显示为本地号牌、司机实际驾驶车辆为外地车牌的情况。随着多起侵害消费者安全的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些网约车安全问题早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尤其今年5月份“空姐打车遇害”事件发生后,在广大网友的口诛笔伐中,滴滴顺风车平台曾一度下架整改,以示决心。但今天,据网友曝光的细节来看,所谓平台整改无异于表演作秀。

  今天,在大部分人的生活范围内,乘坐网约车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哪怕是在乡村,只要打开手机,也能叫到网约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 12 月,国内网约专车和快车用户规模已达到 2.36 亿,较上年增加 6824 万人,增长率为 40.6%。网约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行业发展所带来的便捷并不能掩盖其为公众带来的伤害,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公众安全都应该是不可践踏的底线。如果不能未雨绸缪自我完善,亡羊补牢又有何价值?

  曾经,我们自豪地认为滴滴网约车是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但是当今天生命安全都难以保证的时候,这种标榜似乎充满讽刺。“互联网+”环境下,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值得鼓励,但这种“新”不是逃避和转嫁社会责任的借口,更不能以无视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代价。毕竟,我们不能靠血的教训为行业发展提供经验。

  文/京平

来源:红网

作者:京平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8/25/471468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