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长花式“求关注”,学校该花式“求理解”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先梓 编辑:王俞 2018-09-03 22:01:17
时刻新闻
—分享—

  “今日开学,从此便入江湖。”开学第一天,天津一位家长在朋友圈晒出孩子的背影,配上如此评论。话中深意自现,学校无疑是大社会的小缩影,酸甜苦辣、人情世故,多多少少会映射其中。于是,为了求得老师的关注,家长们开始了花式“求关注”:有的家长快递了一套护肤品直接寄到办公室;有的家长主动提出为老师的新家提供设计方案,有家长为老师提供名车试驾的机会,有的还能帮老师在核心期刊上刊发论文……(9月3日《中国青年报》)

  家长的“脑洞”究竟开得有多大,真是令人想象不到啊!

  然而,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表示,绝不会因为家长送了礼或其他帮忙行为,就格外优待某个学生。而个别家长费时费心又费钱给老师送了礼,最后却没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回报,可能会心有怨气,让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反而导致负面效果。

  事实上,“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早已被列入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文件中严令禁止的内容。而各地各学校为了杜绝家长送礼现象,也都祭出了高招,如有的在校园里面到处安装“电子眼”, 从技术上,让送礼这类行为不再有“灰色地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为了保护老师,以免老师触及法规红线。

  尽管家长送礼未必会获得预期的回报,尽管学校以及老师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在家长群里,讨论如何给老师送礼的帖子还是很有市场。一些家长仍然有这样的担心:“回头别人都送就你不送,还不得给孩子小鞋穿啊!”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固然是因为家长观点根深蒂固,但最主要的,还是家校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家长毕竟对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老师的教学管理工作不熟悉,总觉得自己的“求关注”一定会换来老师的回应,而老师的解释却又往往会被家长误解为故意“拿架子”和“假清高”。于是,一些家长在送礼失败之后仍然不甘心,一次次地变着花样讨好老师,反而会造成对老师正常生活的骚扰。

  其实,要消除这种现象。不能只靠老师自己“挡箭”,学校应该有所作为。家长既然花样“求关注”,学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向家长花样 “求理解”。

  目前教育部门的各种禁令,都是针对教师而言的,家长虽有耳闻,但未必知道这些禁令对老师的重要意义。学校完全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共建平台、家长群等等的方式,告诉家长,给老师送礼其实就是给当事老师出难题,甚至会害了老师,效果只能会适得其反;另外,可以把学校排座次、选拔班干部和三好学生的机制办法公之于众,并接受家长监督。让家长明白,给老师送礼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事实胜于雄辩,也胜于任何说教。如果学校和老师能够把所有家长关注的细节,都和家长解释得清楚明白,真正让家长知道,压根就不存在对哪个学生另眼相看的情形。家长还会变着花样“求关注”吗?家长花样“求关注”,只因学校和老师并未好好地关注家长的诉求而已。

  文/李先梓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先梓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9/03/472103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