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舆论和拼多多最终会达成和解吗?

来源:红网 作者:张丰 编辑:王俞 2018-09-09 20:26:58
时刻新闻
—分享—

  前两天,拼多多公司宣布,为期一周的“双打”行动共强制关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万件,批量拦截疑似假冒位列链接超过45万条。

  这很像当初淘宝打假的故事,度过了平台草创期的混乱无序,最终可能会走向一个良性的轨道。当然,拼多多和淘宝不同的地方在于,现在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处理水平比以前高很多,拼多多可以把“双打”常态化。

  到现在为止,公共舆论中的拼多多形象,可能还存在误解。人们把它看成是底层人的消费平台,一些中产阶层人士以不用拼多多来强调自己的身份。但是,事情也在起变化,有些人中产已经偷偷使用拼多多购物,只不过没有把链接发在朋友圈罢了。

  我认识的一位大佬,有一次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个让大家帮忙砍价的链接。每个人帮他砍几块,这种量级的节约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但是他乐此不疲,让他沉浸其中的其实是一种游戏的快乐。可能这正是拼多多模式的魅力所在,便宜是一方面,在操作平台中所体会到的游戏精神,是另一方面。

  到现在为止,拼多多已经有3亿多用户,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数。我们很难就此进行一个“阶层区分”,认为这3亿人就真的是中国的底层。这些人是“互联网新民”,可能居住在四五六线城市,某种程度上,他们只是在信息社会的大潮中确实落后一步,没有成为最早一批迷恋淘宝的用户而已。

  我有一个老家群,里面大都是30岁以下的青年,他们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才开车回老家,并且把老家狭窄的公路堵得一塌糊涂。他们是拼多多的深度用户,经常在群里发拼多多的链接,并顺手发一个红包。经常连续很多屏都没有出现汉字组成的句子。这可能代表相当多的互联网新用户的风格,不仅是一种新文化,也意味着新的商业可能性。

  这可以理解为城市(大都市)和乡村(包括四五六线小城市)在互联时代的两波潮流。阿里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大力搞“农村淘宝”,快递公司也认识到农村的价值,在小城镇设立自己的业务点。拼多多就是在这个氛围下应运而生的,相比于农村淘宝和快递,它是一个更新的模式,鼓励了这些新网民的参与性。

  这是拼多多崛起的深层背景,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没有被当前的公共舆论所体察。目前的舆论,为城市中产的焦虑所左右,能够产生巨大流量,并且成为全国性社会话题的,不管是大城市房价(农村空置房没人住)、安全(农村死人没人关注)、还是教育(消失的乡村小学没人理)、医疗(乡镇卫生院的凋敝很少有人在乎)等话题,无不是正在日益壮大的都市心中产阶层的核心利益。

  一方面是都市中产焦虑所激发的无数10万+,另一方面,来自农村和四五六线城市的声音少有人听,农村甚至成为互联网时代“沉默的世界”,当这样的主流舆论与拼多多相遇的时候,它们所捕获到的形象,就注定是一个“阶层故事”。拼多多的用户们,提醒了这些都市中产他们是从何而来,既让他们为当下的状态所自喜,也让他们对可能的“滑落”感到恐惧。

  这也是公共舆论中拼多多的形象被戏剧化、娱乐化的一个原因。有很多段子和调侃,甚至也有一些造假的、诽谤性的P图,中产们怀着复杂的心情转发这些,成为舆论的一环。但是,这种娱乐化,可能形成某种认知障碍。对媒体来说,可能忽视了一种新模式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而对个人来说,在朋友圈转发段子当然是容易的,但是也可能错过某个性价比合理的商品。

  你无法嘲笑或者责怪舆论,作为整体的“舆论”,总是反映着这个社会纷繁复杂的观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舆论和拼多多最终会取得某种和解。任何段子和调侃,其生命力都是有限的。如今很多中产都在讨论“消费降级”,虽然有些故作姿态,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明朗和自己收入的捉襟见肘,人们的选择也会更加多元,在拼多多上购买的商品,并不先天就矮一头。

  拼多多度过了公司上市后这一波娱乐性的“舆论危机”,如果能把“双打”常态化,能为购物者提供更多的保障,一个更好的拼多多就会在前方等着中产阶级们。不管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心态升级”,最终购买就是购买,商品就是商品,生活就是生活,它们都不可能被段子改变。

  不管是淘宝还是微信、共享单车,在刚开始面世的时候,都遭遇过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对创新的推崇,而另一方面则是各种冷嘲热讽。相比于普通网友,机构媒体应该体现出更多的成熟度。媒体对问题应该紧抓不放,让作恶者受到惩罚,但是同时,媒体也应该更公正,而不是被段子所代表的情绪所左右。或许我们更需要一个包容性的舆论氛围,多给新生事物一点时间。

  文/张丰

来源:红网

作者:张丰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9/09/472555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