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抓阄定贫”背后的“动态复杂性”

来源:红网 作者:沈道远 编辑:田德政 2018-09-10 22:00:24
时刻新闻
—分享—

  “水坡镇横堤村村干部在确定贫困户时竟采取抓阄,这种看似公平实则伤害群众利益的做法要坚决纠正……”近日,在河南省尉氏县纪委监委召开的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题会上,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通报了近期查处的扶贫领域不担当、乱作为的典型案例。(9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贫。村干部通过抓阄的方式认定贫困户,无疑是不科学的,荒唐的。贫困户认定都出了问题,还谈什么“扶真贫”呢?出现“抓阄定贫”这种现象,确实不应该,但这类现象的背后却折射出,贫困户认定面临的诸多难题。换言之,认定贫困户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为什么会出现“抓阄定贫”?归因绝对不是单一的。综合来看,大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则是村干部对工作缺乏应有的担当,懒政乱作为;二则是贫困户认定的成本太高,难度太大,不少村民隐瞒真实收入;三则某些地方上级对贫困户的数量有指标限制,只顾给村上“摊派”贫困指标,而不顾及真实情况;四则是一些地方人人都想当“贫困户”,以当上贫困户为荣,竭尽全力争取;五则是村干部能力有限,工作方式简单粗暴。

  所以说,抛开基层的现实,单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评村干部乱作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到农村的“动态复杂性”。如果我们将“抓阄定贫”的行为放入到真实的农村环境中去考量,或许,我们会对扶贫工作有全新的认识,对村干部“抓阄定贫”也会产生些许“理解之同情”。

  在部分乡村,贫困是普遍的,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方村民收入差距不大,加之,部分村民刻意隐瞒收入,如何精准识贫呢?再说,农村是个熟人社会,贫困户认定不可避免会牵扯出一些人情关系,村干部如何“一碗水端平”还恪守规矩呢?更有甚至,某些地方下派“贫困户”指标,如果村上贫困户指标只有20个名额,却有30户贫困户,怎么认定都会出错,都会产生矛盾。要让几个村干部去面对这样的“动态复杂性”,没有点真本事,还真就“摆不平”。再说,村干部的素质本就参差不齐,所以,也就难免会干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儿。

  笔者在此,并非为村干部“抓阄定贫”的错误行为,做“翻案文章”。他们的错误是板上钉钉的,翻不了案。只是,笔者十分反对,一些“键盘侠”总是站在道德的层面对他们进行无情的批判,而不去反思背后可能还存在的现实问题。千万不要把农村想简单了,也千万不要把扶贫工作想简单了,有很多苦楚,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

  批评很容易,但是批评到点子上却很难。“抓阄定贫”错的是村干部,但是,板子却不能只打向他们。如果不解决扶贫认定的“动态复杂性”问题,也许,换我们去认定贫困户,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文/沈道远

来源:红网

作者:沈道远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9/10/472652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