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衡地动仪”被教材调整更显科学魅力

来源:红网 作者:刘浩田 编辑:王俞 2018-10-11 22:46:28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有媒体报道,2017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关于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内容被删除。后人教社回应称,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两汉科技与文化”一课中专门针对地动仪设计了活动,并将原有内容移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设置“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课之中。(10月10日中新网)

  张衡地动仪作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重大成就,一直被国人视为瑰宝。在几代学生课本中,张衡地动仪是“不可不说”的科学珍品,是众多学生萌发科学兴趣与民族自豪感的起点。但是,近年来,有关张衡地动仪的争议久未停息。不仅中学课本上复原张衡地动仪的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的“直立杆原理”受到质疑,进入21世纪后,冯锐团队对其新复原的地动仪模型也称“无法轻易下结论”。由此,统编教材开始对张衡地动仪进行调整,让中学生“搜集不同的复原模型,并尝试理解这件古老的验震器的设计原理。”

  奥地利学者雷立柏在他写的《张衡,科学与宗教》一书中写道:“对张衡地动仪的迷恋正是华夏科学停滞特点的典型表现。”这句话看似危言耸听,却对反思目前的中小学科技教育理念有着启迪意义。科学成果在过往的中小学教育中常常秉持“报喜不报忧”的态度:只展现科学杰作,不显露失败历程,对发明创造缺乏容错心理与鼓励态度。但是,科学的进步轨迹就是不断纠错和自我革新的过程。仅凭《后汉书》《续汉书》等古籍共计238字记载就要复原结构复杂、原理精巧的地动仪,本身就非易事。王振铎、冯锐包括许多科学家复原的成果,拟合度几何、精确度几何,需要在科学验证、历史审视中上下求索。可以说,中学教材对此调整,是掐准了科学态度的命脉,突破了对古人科技、既定理念投鼠忌器的知识障碍,也是对学生领受知识的负责。

  同时,教材调整后倡导中学生自我理解、实验求真,勉励小学生“要像张衡一样,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做一个有心人。”颇值赞许。一方面,教材调整后,科技传授从封闭的一言堂变为开放的实验室。中小学生得以在自我动手中领悟科学不易,理解到,为何如今科技比张衡时期先进百倍,却仍旧难以复原地动仪,让学生体味创新跋涉之中的苦与乐。另一方面,地动仪知识的变动令“标准答案”成为“参考答案”,在争议与博弈中增进学生创新意识与思辨能力,引起“作业教育”“唯书本论”的警惕与改造。这一点,在今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由以前的“曹雪芹、高鹗著”变成了如今的“(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可见一斑。

  不得不说,科学素养的提升往往是从从质疑与实践开始的。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在近代受到诸多批驳,不仅在于近代科学家不乏挑战权威之勇敢者,更在于近代科技文明的殿堂已经由书斋走向实验。如果说张衡地动仪之于专家学者之意义在探寻地质地理学奥秘,那么,它对于中小学生就应该深耕科学自信与科学精神。教育者需要有足够的胸怀和魄力,向学生展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空白与争议焦点。张衡地动仪弥足珍贵之处,在于它填补了当时世界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空白,也在于后世可以继承其孜孜以求、忧国忧民的精神实质。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看到他的科学探寻被后人推翻重建时,想必会对科学真理得到证成而欣慰。总之,让张衡地动仪在中小学勃发科学之魅力,需要降低一点封闭门槛,提高一点开放胸襟,让中小学生在质疑与考证中逐步认知科学精义。

  文/刘浩田(华中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刘浩田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0/11/474769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