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学“严出”利于重塑人才认知

来源:红网 作者:赵耀世 编辑:王俞 2018-11-02 22:04:38
时刻新闻
—分享—

  自去年7月出台《华中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管理办法(试行)》引起普遍关注后,近日,华中科技大学说到做到,将18名学分不达标学生从本科转到专科。在广泛引发舆论关注之后,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对华中科大此举给予肯定。(11月1日半月谈网)

  近年来,关于“本科生不如职校生”的争议一直不断。在笔者看来,这并非是一道绝对的伪命题。在公众的传统认知里,至少是个本科生才能配得上“大学生”的称呼。也正如此,平时所谈的人才大多是指有本科经历的人。但是,当前本科生素质每况愈下已是不争事实,此时再用传统观念来评价大学生则略显不妥。

  所谓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仔细理解人才概念不难发现,对人才的传统认知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换句话说,学历只代表学习经历,并不能反映人才的全部指标,但凡是符合人才概念的劳动者都可以称为人才。所以,此次将18名本科生降为专科生,就是在向社会传递积极信号,即评价人才要看其价值。

  其实,大学早该如此。不管是宽进宽出,还是严进宽出,都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的终极目的之一是培育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而任何宽出的标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培育的质量。严格意义上讲,在人才概念的背后必然存在淘汰,倘若那些“混日子”的学生都能凭借“敲门砖”而获得各种工作机会,那么错误的导向将会给社会可持续发展增添不稳定因素。

  一直以来,公众习惯性地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结于社会发展不能满足岗位需要。其实非然。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都是什么样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看看那些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有几个找不到工作?实事求是讲,优秀的人才体系本就应该是“大浪淘沙”。如今狠抓教育管理过程,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虽然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也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但是,人才仍然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进一步落实大学“严出”细则,将是今后各高校着重解决的问题。有了这个倒逼力量,才能有效打破以前人才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僵局,进而利于公众重新摆正对人才的认识,并最终营造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干事创业环境!

  文/赵耀世

来源:红网

作者:赵耀世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1/02/476533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