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管理者不是牵着羊群的牧羊人

来源:红网 作者:张曈钰 编辑:王俞 2018-11-15 21:25:2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河南某高校要求学生修改微博名称为姓名加班级,且转发、评论学校团委微博,每天截图上报,纳入评优考核体系,引起广大学生强烈不满。事后学校回应称此事纯属误解。但“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网络舆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一直被视为被动的个体。自2015年以来,高校强制晨读、强制捐款、强制当志愿者等事被频频爆出,并不断引起公众热议。此外,很多高校在实施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规定如《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评优评先细则》时,都直接由管理部门拟定,很少征求学生意见。

  据北京工业大学高教所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6.9%的学生表示学校在制定校规的过程中征求过学生意见,57.1%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此事。这说明,高校在设计校园文化制度时缺乏深度思考,在做出某些决策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因素,一味地从学校角度出发,滥用学校的公权力,给学生下任务,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使学生丧失了应有的主体性地位。

  新课标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是独立于教师头脑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大学生虽在学问和智识上仍不完整,仍需要被教育,但从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上看,大学生已经具备成年人应有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在处理有关公共性事务的问题时,学校不能草率地将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受教育地位,延伸为课堂外的受管制地位。

  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高校教育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大学生不是沉默的羔羊,高校管理者更不是牵着羊群的牧羊人。学校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参与者,用学生的力量传播属于他们的校园文化。

  文/张曈钰(陕西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张曈钰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1/15/477472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